关于对偶的古诗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无名氏《画》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唐诗二首中的对偶句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八月深秋,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水塘里 。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如同墨色,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
棉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
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雨还是像下垂的垂线一样密集并下个不停 。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关于对偶的古诗句

古诗词中的对仗关系怎么样的? (一)对仗的种类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6] 。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7] 。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8、虚词9、代词[38]同类的词相为对仗 。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
(b)颜色自成一类 。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
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
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 。
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12、外貌13、动作14[39](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
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0]?(“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
)观猎 [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41](“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
)客至 [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2] 。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
鹦鹉 [唐]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3] 。
(三)首联对仗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 。
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 。
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 。
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