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偶的古诗句( 三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作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以五言诗见长,《望月怀远》为其代表作之一,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 。
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
《五七言今体诗钞》:是五律中《离骚》 。
2、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 。
”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
《河岳英灵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
《唐诗训解》:三四工而易拟,五六太淡而难求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篇写景寓怀,风韵洒落,佳作也 。
“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浅浅可到 。
《唐风定》: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
3、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
明·谢榛《四溟诗话》:子美“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
可严则严,不可严则放过些子,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意在一贯,又觉闲雅不凡矣 。
明·胡应麟《诗薮》:“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 。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景妙,传情更妙 。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
4、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全诗读起来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又像一支轻快的歌舞,给人以耳目清新之感!完美体现了王维诗歌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王孟诗评》:总无可点,自是好 。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
《历代诗法》:天光工影,无复人工 。
《唐宋诗举要》: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
《唐贤清雅集》:语气若不经意,看其结体下字何等老洁,切勿顺口读过 。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 。
全篇自然 。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 。
《唐诗镜》:三四清韵自然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钿曰:读此诗,何必发禅家大藏,可当了心片偈,更妙在镜花水月 。
《唐诗别裁》: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句法 。
通体幽绝 。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至今广泛流传 。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多少叹息,不见愁语 。
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华》及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
《唐诗镜》: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
《古唐诗合解》: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苍然率然,多少感慨,说无为愁,我始欲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