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好的节奏感( 三 )


因此有必要对那些接受过初期教育的学生加以适当的修正.要求他同时完成各种各样的有关姿势、音的奏法、读谱、手的配合动作以及其他演奏细节等的复杂任务 。
要一下子掌握这许多东西是不可能的 。至于把这些技巧整理得井井有条,把它们相互联系起来 , 并且保持平衡.使它们内外统一,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有节奏才能将所有这些东西组织和统一起来 。
音乐节奏感的训练——(二)
要获得良好而巩固的效果,必须采用一个最为正确可靠的方法,一个至今尚未 失去其教育意义的方法——在开始用乐器练习以前,先作视唱练习,而在视唱练习 时,一定要打拍子计算音的时值和组合,打好基本节奏训练的基础 。以后用乐器练习时,也可运用上述方法计时,通过这种方法而掌握节奏,对于整理和汇集有关乐曲内容以及演奏的各种各样的零星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
在初期教育中 , 我们不应强迫学生学习不必要的繁杂的技巧 。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悉心研究节奏的特性 , 因为只有在掌握了节奏以后,才有可能扩展他以后的学习范围 。
要注意尽量避免用脚打拍子 。这一辅助方法在初期教育中通常都是在教师的影 响之下加以采用的 。它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暂时借用的一种辅助方法,只有在分析新的乐曲,学习新的技巧、或练习一首已 经基本上熟悉的乐曲(即通过视唱而对乐曲中的音程、速度以及音的时值已有明确 的概念)时,才能偶然借助于这种方法 。
经常用脚打拍子的习惯是非常有害 的 。这种方法不能培养儿童对于内在节奏的活的感觉 。这种内在节奏和节拍所打出来的节奏完全不同 。有些学生常犯速度分歧的毛病,例如,用脚打的是一种拍子 , 而身体摇摆的速度与脚的动作不一致 。至于内在的节奏和出声数出的拍子,更是另一回事,既不符合于实际发出的音响, 也不符合他在乐器上奏出这段音乐时的身体动作 。
用脚打拍子只是在练习不同技巧的同时配合和平衡时加以采用的一种辅助方法 。
一、划拍节奏
划拍,一开始用手划,接下来用眼划,最后用心划,音符从哪拍的什么地方就从哪个地方唱起,凭感觉 , 常听常唱 , 熟练了就好了 。
二、掌握节奏节拍主要类型:
节奏型2拍子一直都是X X
节奏型3拍子一直都是X X X
节奏型4拍子一直都是X X X X
对于4拍子和2拍子来说差不多,就是速度慢些,一般都用在抒情歌曲上 。
三、跟原唱一起唱
练习时先跟原唱一起唱,边唱边打拍子找感觉 。熟练后再跟伴奏唱,注意唱时一定要匀速 , 如果发现慢了就唱快点在后面赶上,唱快了就慢些等到该唱的地方在唱,千万不能就一直快着或慢着下去,那会很难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