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天成( 三 )


这幅《欧仁·马奈和女儿在布吉瓦尔》是莫里索在一家三口当时居住的巴黎郊外布吉瓦尔的宅邸创作的 。极具印象派特色的大量色块交叠在一起,人物的轮廓及整体色彩都似乎因为阳光的照耀而变得暧昧模糊,画面散发着温柔宁静的气息 。不过,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画家的笔触出乎意料地大胆、用力 。
坐在花园长椅上的丈夫欧仁一身与社会等级相得益彰的装束,头戴帽子,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 。他的坐姿看起来有些僵硬拘谨,但并不是因为身负模特重任感到紧张所致 。此时,年幼的女儿正把他的大腿当作桌子,玩起了最心爱的“迷你村庄模型” 。爸爸为了不让女儿精心摆放的树木和房子倒塌,只能一动不动地当起木头人 。真是一对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的可爱父女 。这份浓浓的亲子之情与背景处灿烂盛开的鲜花相映生辉,令这幅画成为满含幸福感的作品 。
欧仁·马奈是被誉为“印象派之父”的爱德华·马奈的弟弟,与莫里索一样出身富贵 。他自小身体羸弱,并未正式工作,只是简单打理家族产业,一辈子从未为钱发过愁 。欧仁在哥哥马奈绘制了莫里索的肖像画后认识了这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 。当时19岁的莫里索抱着将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绘画事业的巨大决心,是一位不易亲近的冷美人 。性格内向的欧仁对她一见钟情,并追求多年 。
婚后的莫里索不但成了贤妻良母,还一直手持画笔,坚持着那个作为画家的自己 。欧仁也始终遵守着与妻子的约定,从未搅扰她的工作 。他理解她、支持她,是她的头号粉丝,还成了她的经纪人,直到病故之前仍一直为准备妻子的首次个人画展奔波忙碌 。
在莫里索去世(1895年)近30年后的1923年,一位芳名唤作“塔玛拉·德兰陂卡”的美艳妖冶、富有异域风情的女神降临在文艺之都巴黎 。
塔玛拉1898年出生于华沙 。父亲是波兰籍律师,在她5岁时自杀 。母亲来自富裕殷实的波兰贵族家庭,丈夫死后不久便另嫁他人 。塔玛拉被送往瑞士洛桑,进入富贵阶层子弟云集的寄宿学校 。然而天生厌学的她没有安分几天就跟着祖母去意大利旅行,尽管年纪尚小,却已经过上了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的日子 。
待到16岁时,塔玛拉来到圣彼得堡投奔家财万贯的婶婶,在那里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她发誓“一辈子只过奢华的生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塔玛拉在宴会上邂逅了一名俊美青年,瞬间坠入情网 。他从梦中世界走到现实,来到她身边,在电光石火间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一见钟情的爱情 。
身边美女如云的波兰青年塔德乌什·兰陂奇出身贵族,从事律师工作,是一个相当有名的情场浪子 。塔玛拉从遇见他的那天起就对他展开了旋风式追求,靠的是她“想要的东西必须到手”的炙热欲望、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以及在情感游戏中游刃有余的高超手段 。两年后,塔德乌什终于被攻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