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天成( 四 )


然而这对俊男美女在圣彼得堡享受奢华生活的日子相当短暂 。婚礼次年,也就是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熟悉的一切在刹那间天翻地覆 。参与反布尔什维克地下运动的塔德乌什被警察逮捕 。塔玛拉为了救出丈夫四处奔走 。在位高权重之人的帮助下,塔德乌什终于被释放,一家人经由丹麦逃到巴黎避难 。刚开始夫妻俩还能靠典当手中的珠宝过活,可是由于法律规定塔德乌什不能在法国做律师,没有经济来源的两个人很快就一贫如洗 。塔玛拉的才华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绽放华彩的 。她的绘画才能自小就受到周围人的一致肯定,那么此时“为了生存”发挥一下长处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实际上,塔玛拉一拿起画笔,她作品的价格就像坐上了云霄飞车一般一路高涨,所有人都急切地想要拥有一幅画风新颖独特、由神秘的异国美女亲自创作的肖像画 。
身价倍增的塔瑪拉随即化身为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专属画家,而她自己也成了最耀眼的社交界之花 。她的客人都是社会上响当当的人物——罗曼诺夫家族的流亡大公、侯爵、男爵、公爵夫人、外交官夫人、作家、政治家……在工作间隙,危险的恋爱游戏是塔玛拉的最爱 。她把女儿寄养在别处不闻不问,认为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丈夫都会无条件地爱她 。塔德乌什在被妻子忽视的日子里爱上了比自己年长的情人,并向塔玛拉提出离婚 。这幅《某个男人的肖像》描绘的正是塔德乌什彼时的模样 。
结婚超过12年、时年39岁的塔德乌什正处于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在妻子眼里依然像画中那样散发着令人神魂颠倒的男性魅力 。塔玛拉那将人体扭转填满整个画面的独特画风同样在这幅作品中焕发光芒,她精准地捕捉到了塔德乌什身上那份优雅冷峻的性感魅力 。质地精良的黑色外套搭配丝质礼帽(左手手持),缠绕在脖子上的白色围巾映衬着男人魄力十足的双眼 。也许是因为描绘即将离开自己的丈夫实在太过痛苦,塔玛拉始终没能把画中丈夫应该戴着结婚戒指的左手画完 。明知道是自欺欺人,但似乎只要这幅画一天不画完,他和她之间的微弱关系就还能延续下去 。
虽说是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女子,但塔玛拉对初恋兼第一任丈夫的感情之深绝对超出旁人的想象 。
(豆 蔻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