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祝福》是一篇老教材了,教了无数次,可仍然觉得不容易教 。这是因为此文学起来较难 。学生学习时不感兴趣,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不了解 。
从授课过程来看,学生并不能理解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及那个时代的人,不了解为什么祥林嫂的再嫁居然会有那么大的悲剧,居然会遭到那么多人的歧视 。因此授课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面对着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学生居然可以笑得出来,面对祥林嫂反复地说阿毛的故事,学生更是不解 。祥林嫂在学生的眼中是个不值得同情的人 。
面对学生的笑声,我竟无言以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面对我的提问,学生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的课的设计是不成功的,因为我没办法让学生入境 。教学的切入点真是不容易找啊 。
经典如何上好,这是摆在我们现代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 。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明白,把学生深深地带进去,再浅浅地走出来,这是一线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

《祝福》教学反思怎么写?


学校要听课,手忙脚乱之后,有了这节课的教学课件和设计,在学了这节课之后,有很多的感受,现在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导课环节,感觉还行,课间播放视频《青春舞曲》,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学生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感受青春是美丽、是快乐、是幸福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回答的很好,主题突出,很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教学内容 。为“青春的幸福是什么?”作铺垫 。同时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 。
“青春的幸福是什么”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讨论书中43页的问题,与儿童、父母、老人相比较,我们有哪些方面比他们幸福 。学生讨论的很激烈,但是在形成答案时,没有多角度发散思维,只写了两三个词语,有的甚至只写了一个,我在总结的时候告诉他们,能想到多少写多少 。看来在这方面得培养 。再者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青春幸福吗,因为有听课的教师,学生们都答幸福,陈述的理由也挺到位,我就把学生的一些烦恼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突出学生的幸福的感受 。达到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青春的幸福以激发热爱生活、珍惜青春之情的目的 。
在青春的祝福环节,我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读搜集的古人关于青春的寄语,其次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写上祝福或寄语,让学生随机抽取当堂朗读,同时教师把自己准备的祝福送给学生 。学生读古人寄语时,有的不符合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关于时间的,可给学生点明 。在祝福青春的活动中,让学生抽取的较少,气氛有点沉闷,学生不敢积极的自己动手 。因为有听课的教师,可能有点怯场吧 。中间插上青春散文朗读,配上音乐,达到使学生放松身心的效果 。祝福送后,觉得有点不够深度,因此在这我加了“怎样让青春更美丽”的环节,激发学生珍惜青春、热爱青春之情,也是对全课在情感上起升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