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文本层次 阐述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构成问题
(一)“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
(二)文学本文构成观:
1.王弼: “言、象、意” 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
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王弼,进一步明确阐述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在王弼看来,“象”是为了解决“言”与“意”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层深结构 。为了能把握不可见的“意”,必须通过“象”,而“象”又必须借助“言”才能呈现 。这样,对于接受者而言,首先接触到的是“言”,由此“窥见”到“象”,最后才能把握那不可见的“意” 。
2.黑格尔:“形式”与“意蕴”说;
黑格尔认为: 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 。黑格尔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形状”,它的作用是“能指引到一种意蕴”,而“意蕴” 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黑格尔虽然已经朦胧地意识到“形状”与“意蕴”的关系, 可惜他对“象”并没有王弼那样有清晰的认识 。不过他提出的“意蕴”说, 却为文本层次的探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
3.英加登的“四个层面”说:
他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 第二个层面, 即意义单元, 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 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 第三层面是多重图式化面貌, 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 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 。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 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言语层次、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
(一)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如前所述,由于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所以这个系统中的“言语”,总的说来已与一般言语有了明显的不同 。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加以说明 。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 。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 。
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
而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
文学语言同其他方面的语言一样,同属于整个社会语言的大系统,也有着与其他语言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作为人类交际手段而存在,都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影响他人活动的,都具有集体性、社会化的性质 。但是文学语言同普通的、日常生活的语言相比,存在根本的差异 。普通语言一般是“外指性”的,所指的事物必须与客观事物对应,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 。而文学的语言则不求与外在世界的相符合,它是内指性的语言,指向作品本身 。它可以是虚幻的,六月飞白雪、寒冬开百花、处女怀胎、死者复活,都可以写,不必与现实世界相符合,只要能与作家所表现的愿望和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一致就可以了 。比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杜甫的名句“月是故乡明”,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
文学作品语言这种内指性,还深刻地显示出它与其他文体语言的差异 。如新闻文体,由于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要求真实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所以用语必须明确易懂,明白清晰地叙述事实,它的语言也基本是外指的,要求语言所指对象与客观生活实际相符合 。文学语言则是一种虚构,虚构一个想象的世界或艺术氛围来指向作品本身 。
文学语言与广告语言相比,也有内指和外指的差异 。广告语言为了说服消费者,常用夸张的言词和许多修辞方式,也不一定与所指客观对象相符合,但广告语言毕竟还要考虑到产品本身的特点,完全脱离产品实际的虚假广告总会被消费者识破,而失去广告效用,所以广告语言仍然是外指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