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文本层次 阐述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二 )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相比 。更可以见出在所指对象和表现方式的差异 。科学语言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论述,所指对象非常明确,语言运用精确和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它也基本属于外指性的语言 。而文学语言的运用,却不在于传达准确的逻辑内容,它主要是营造一种能感染读者并使之动情的审美氛围 。科学语言使人们认识真理,获得知识性的启迪,文学语言则使读者真实地感受人生和体验人生,获得心灵的陶冶 。
在谈到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时,我们必须注意,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韦勒克和沃伦主编的《文学理论》说:“文学与非文学的语言用法之间的区别是流动性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美学作用可以推展到种类变化多样的应用文字和日常言辞上 。”这一看法是辩证的 。文学语言相比普通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虽有其特殊性,但毕竟是社会语言的大系统的一部分,不可能与其它语言分割开来 。而其它语言也可能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追求语言表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实际上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的,脱离文学作品实际是无法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的 。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 。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 。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 。
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
瑞恰慈曾提出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科学语言是指称性(referential )的,其功用是指称事物,真是真、假是假、雾是雾、花是花,不容混淆 。文学语言则是情感性(emotive )的,其功用在于表达情感,可以不真、真假难分、非花非雾 。瑞恰慈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因为文学语言也不能完全排斥指称和说明的功用 。但从总体上进,文学语言区别科学语言一个重要特点的确在于科学语言是指称性的,文学语言的主要功用则并非指称和说明什么,而是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情意和态度 。文学家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模糊语言的指代作用,加强语词的情感作用,使文学语言更具有心理蕴含性,更能表现作家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比如,雪莱的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春天”就绝非单指生活中的“冬天”和“春天”,而是浸透着诗人情感,表现着诗人的憧憬和希望,具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内涵 。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阻拒性”、“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 。用“阻拒性”、“陌生化”理论解释整个文学,那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如果用它来概括文学言语的特征,却有一定的道理 。与“阻拒性”言语相对立的是“自动化”言语 。所谓“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语言 。
文学语言在语音层和语义层上的特点,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这些本来熟知并了解的词语产生了陌生的感觉 。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对受日常生活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过程起反作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更好地唤起人们的艺术感受,使人们的意识得到升华 。比如,他举例说:步行,由于我们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但是当我们跳舞时,无意识的步行姿态就会给人以新鲜之感 。舞蹈就是一种感觉到了的步行,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为了被感觉到才构成的步行 。所以他主张对于文学语言来说,就是要把“步行”改成“跳舞” 。文学语言就是对实用语言的创造性的破坏和有组织的违反,从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引起读者的兴趣 。俄国形式主义这一理论是有道理的 。
老作家汪曾祺说:“语言写到‘生’时,才会有味 。”这个论断正与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原理相符合 。新批评理论提出“悖论”(paradox)和“反讽”(irony)之说,中国古代有所谓“诗家语”之说,都是看到了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点,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
不过,在谈到文学语言“陌生化”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