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草书诗词书法 清.王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特点7( 二 )


王铎书法作表作品有哪些?王铎书法成就和风格特点主要作品有: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 , 收入《历代名贤画粹》;永历四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 , 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永历五年(1651)被满洲政府罢官归里 , 作《兰石图》卷、《山水卷》 , 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 。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 , 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的《雪景竹石图》是王铎为睢阳袁枢精心创作的一幅雪竹作品 。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 , 世称“神笔王铎”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 书法用笔 , 出规入矩 , 张弛有度 , 却充满流转自如 , 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 , 笔法大气 , 劲健洒脱 , 淋漓痛快 。
王铎的草书有什么特色王铎( 1529-1652年) , 字觉斯 , 号痴庵、嵩樵 , 别号烟潭渔叟 , 河南孟津人 。他少年家贫 , 身处乱世 , 命运多舛 。他是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太子少保 , 但他后来归附清朝 , 担任礼部尚书 。他的一生颇有争议 , 书画却传颂一时 。尤其王铎的书法 ,  后人将之与王羲之相提并论 , 称为“前王后王” 。王铎书法远师前人钟繇、王羲之 父子、颜真卿、米芾等 , 集各家之大成 , 别有心意 。他精于各种书体 , 其中以行草成就最大 。他的行草摹习王羲之、王献之 , 但并非一味模仿 , 而是参酌了自己大量 的心得 。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 , 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 ,  在当时书风中另树一帜 。时人将之与董其昌相提并论 , 有“南董北王”的说法 。他的草书 , 属大写意一派 , 恣肆任性 , 挥洒自如 , 跌岩起伏 , 有横扫千军之势 。他的行书 , 含蓄多变 , 风神洒脱 , 富于节奏感 。传世书法作品有楷书《北国学石鼓歌》、 《柏香帖》等 , 行书《临兰亭序并律诗帖》、《吴养充墓志》、《杨公景欧生祠碑》等 , 草书《王屋图诗卷》等 。
中国草书大家有哪些呢?1. 张芝:

【王铎草书诗词书法 清.王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特点7】

生年不详 , 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 , 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 , 字伯英 , 善章草 , 后脱去旧习 , 省减章草点画、波桀 , 成为“今草” , 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 , 因而变之 , 以成今草 , 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 , 一笔而成 , 偶有不连 , 而血脉不断 , 及其连者 , 气脉通于隔行” , 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 , 惟推钟(繇)、张(芝)两家 , 认为其余不足观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 , 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 , 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 , 池水尽墨” 。后人称书法为“临池” , 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 , 有「草圣」之誉 , 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高 , 尤以草书为最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 , 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 , 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 , 众说纷纭 , 至今难以论定 。
2.王羲之
(303—361年) , 汉族 , 字逸少 , 号澹斋 , 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 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 官至右军将军 , 会稽内史 ,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 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 , 因曾任右军将军 , 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 , 心摹手追 , 广采众长 , 冶于一炉 , 创造出“天质自然 , 丰神盖代”的行书 , 被后人誉为“书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