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草书诗词书法 清.王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特点7( 四 )


6. 怀素
怀素(737~799) , 唐代书法家 。俗姓钱 , 字藏真 , 湖南零陵郡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 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 。因他出家为僧 , 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 , 他的草书称为“狂草” , 用笔圆劲有力 , 使转如环 , 奔放流畅 , 一气呵成 , 和张旭齐名 。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 , 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他也能做诗 , 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好饮酒 , 每当饮酒兴起 , 不分墙壁、衣物、器皿 , 任意挥写 , 时人谓之“醉僧” 。他的草书 , 出于张芝、张旭 。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 , 援毫掣电 , 随手万变” , 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 。评论说:“如壮士拔剑 , 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 , 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 , 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 。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 , 幼而事佛 , 经禅之暇 , 颇喜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 。因为买不起纸张 , 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 , 涂上白漆书写 。后来 , 怀素觉得漆板光滑 , 不易着墨 ,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 , 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 , 他摘下芭蕉叶 , 铺在桌上 , 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 , 老芭蕉叶剥光了 , 小叶又舍不得摘 , 于是想了个办法 , 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 , 对着鲜叶书写 , 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 , 他还是在所不顾 , 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 。他写完一处 , 再写另一处 , 从未间断 。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 , 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 。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 。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 , 骨力强健 , 谨严沉着 。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 , 风韵荡漾 。真是各尽其妙 。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 , 神采动人 , 而回旋进退 , 莫不中节 。”唐代诗人多有赞颂 , 如李白有《草书歌行》 , 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
7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 , 字鲁直 , 自号山谷道人 , 晚号涪翁 , 又称黄豫章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擅文章、诗词 , 尤工书法 。诗风奇崛瘦硬 , 力摈轻俗之习 , 开一代风气 。早年受知于苏轼 ,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 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 , 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 , 较接近苏轼 , 为“江西诗派”之祖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 诗与苏轼齐名 , 人称“苏黄” , 诗风奇崛瘦硬 , 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 , 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 , 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 , 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 , 词风疏宕 , 深于感慨 , 豪放秀逸 , 时有高妙 。有《山谷词》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 , 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 , 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 , 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 , 结构奇特 , 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 , 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 , 但行笔曲折顿挫 , 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 。在他以前 , 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 , 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 , 章法富有创造性 , 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 , 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 , 节奏变化强烈 , 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 , 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 , 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 。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 , 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 , 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 , 结字雄放瑰奇 , 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