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飞花令古人还有什么好玩的( 六 )


柴门反关无俗客 , 纱帽笼头自煎吃 。
碧云引风吹不断 , 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 惟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 , 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也 ,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蓬莱山 , 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山上群仙司下土 , 地位清高隔风雨 。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 堕在颠崖受辛苦 。
便为谏议问苍生 , 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 。它以神逸的笔墨 , 描写了饮茶的好处 , 为世人称奇 。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 , 独自煎茶品尝 , 茶汤明亮清澈 , 精华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 , 吹也吹不散 。
诗人刚饮一碗 , 便觉喉舌生润 , 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 , 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 , 精神倍增 , 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 , 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 , 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 , 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 , 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 , 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 , 飘飘然 , 悠悠地飞上了青天 , “蓬莱山 , 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 , 高雅的立意 , 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 , 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 , 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来投玉川子 , 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 , 文人尤爱引用 , 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 以教吹去月轮旁 。”卢仝的号玉川子 , 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 , 君合前身老玉川 。”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 , 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 , 百草不放先开花” , 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 , 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
百草让为灵 , 功先百草成 。
甘传天下口 , 贵占火前名 。
出处春无雁 , 收时谷有莺 。
封题从泽国 , 贡献入秦京 。
嗅觉精新极 , 尝知骨自轻 。
研通天柱响 , 摘绕蜀山明 。
赋客秋吟起 , 禅师昼卧惊 。
角开香满室 , 炉动绿凝铛 。
晚忆凉泉对 , 闲思异果平 。
松黄干旋泛 , 云母滑随倾 。
颇贵高人寄 , 尤宜别柜盛 。
曾寻修事法 , 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 , 姓胡氏 , 潭之益阳人 , 出家大沩山同庆寺 , 复栖衡岳东林 , 自号衡岳沙门 。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 , 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 , 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 , 除首尾二联外 , 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 , 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
香叶、嫩芽 。
慕诗客、爱僧家 。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 , 在描写上 , 有动人的芬芳:香叶 , 有楚楚的形态:嫩芽 , 曲尘花 , 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 ,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 , 应是夜后陪明月 , 晨前对朝霞 , 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 , 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 , 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 , 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
4关于采茶的 , 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