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飞花令古人还有什么好玩的( 九 )


浸浸露冷桂飘声 , 坠叶风枝绕鹊惊 。
刊梦入诗敲竹韵 , 洗心和茗瀹琴清 。
峦霜失白虚涵阁 , 树沼移荫静倚楹 。
寒吐玉蟾银汉洁 , 残霞晚泛一舟轻 。
26在回文茶诗中 , 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 , 半帘疏影遮 。
霜枝一挺干 , 玉树几开花 。
傍水笼烟薄 , 隙墙穿月斜 。
芳梅喜淡雅 , 永日伴清茶 。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 , 雅淡喜梅芳 。
斜月穿墙隙 , 薄烟笼水傍 。
花开几树玉 , 干挺一枝霜 。
遮影疏帘半 , 纱窗绕暗香 。
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 , 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茶诗诗意不够新鲜、完整 , 有的甚至莫名其妙 , 辞意混乱 , 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
[批注] 玉连环
回文诗的一种 , 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 , 每四字一句 , 或左或右 , 以任何一字为起端 , 皆可成文 。
竹枝词
竹枝词是原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 , 自刘禹锡仿作后 , 成为文士竞相习用的文学形式 。
竹枝词专以泛咏地方风土为分 , 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乡、茶市、茶俗的 。如以下几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 , 黑头女娘三髻丫 。
背上儿眠上山去 , 采桑已闲当采茶 。
28元人马祖常的一首竹枝词:
红蓝染裙似榴花 , 盘蔬饤饾芍药芽 。
太官汤羊厌肥腻 , 玉瓯初进江南茶 。
29明 王稚登一首 , 专咏西湖龙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 , 上种梅花下种茶 。
茶绿采芽不采叶 , 梅花论子不论花 。
30清康友祥一首专咏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垆 , 赤日行天雨伞舒 。
一至官场人送礼 , 陶垆名已传江湖 。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场竹枝词》咏高大雅致的上海丽水台茶楼:
台名丽水上三层 , 龙井珠兰香味腾 。
楚馆秦楼环四面 , 王孙不压曲栏凭 。
32清周顺侗《篿川竹枝词》描写了当时西乡茶户的生活:
三月春风长嫩芽 , 村庄少妇解当家 。
残灯未掩黄粱熟 , 枕畔呼郎起采茶 。
茶乡生计即山农 , 压作方砖白纸封 。
别有红笺书小字 , 西商监制白芙蓉 。
六水三山却少田 , 生涯强半在西川 。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 , 缄题下玉京 。
开时微月上 , 碾处乱泉声 。
半夜招僧至 , 孤吟对月烹 。
碧沉霞脚碎 , 香泛乳花轻 。

【除了飞花令古人还有什么好玩的】

六腑睡神去 , 数朝诗思清 。
月余不敢费 , 留伴肘书行 。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 , 虎跑泉畔思迟迟 。
蜀茶倩个云僧碾 , 自拾枯松三四枝 。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 , 旧架忧生醭 。
旋旋续新烟 , 呼儿劈寒木 。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 , 东篱菊也黄 。
俗人多泛酒 , 谁解助茶香 。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 , 酒醒春晚一瓯茶 。
如云正护幽人堑 , 似雪才分野老家 。
金饼拍成和雨露 , 玉尘煎出照烟霞 。
相如病渴今全校 , 不羡生台白颈鸦 。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 , 坐饮香茶爱此山 。
岩下维舟不忍去 , 青溪流水暮潺潺 。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 , 果沐颁沾味甚奇 。
龟背起纹轻炙处 , 云头翻液乍烹时 。
老丞倦闷偏宜矣 , 旧客过从别有之 。
珍重宗亲相寄惠 , 水亭山阁自携持 。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 , 老郎封寄谪仙家 。
今宵更有湘江月 , 照出菲菲满碗花 。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 , 僧家造法极功夫 。
兔毛瓯浅香云白 , 虾眼汤翻细浪俱 。
断送睡魔离几席 , 增添清气入肌肤 。
幽丛自落溪岩外 , 不肯移根入上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