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没有诗词学会什么的( 四 )


【约手匡脚】(YokXiuKuangJiok)手舞足蹈,过度的肢体表现 。
【翻兜绝灭】(FanDεuQuetMie)咒骂语,意思是全部灭绝 。
【冰冷悄静】(BinLangQiεuQin)形容情景的冷清 。
【多事劳谈】(DoSiLaoTan)讲多余的或不该讲的话 。
【瘟猪寻水】(WenJuQinSui)指自找麻烦 。
【白眼一剁】(PakNganYiDok)失望、失算后的表情 。
【蹊跷古怪】(QiQiεuGuGuai)古怪,不合常理 。
【夯不啷当】(HangBetLangDang)(物或事)胡乱一大堆 。
【阴死痨病】(YinSiLaoPiang)指人阴险 。
【搭盆搭钵】(DatPenDatBot)摔打物品发泄气愤 。
【横眉竖眼】(WangMiSuNgan)横蛮的样子 。
【翻精撂怪】(FanJiangLiεuGuai)古怪,出格 。
【皮搭毛落】(PiDatMaoLok)比喻人受损失后的狼狈样子 。
【不得耳信】(Be?DetNgθXin)一点都不知道消息 。
【正搭八气】(JinDaBaQi)正规,正式 。
【赤膊罗汉】(CakBoLoHon)指流氓、地痞 。
【学嘴学舌】(HokZuiHokSe)背地传话,搬弄是非 。
【瘸手拐脚】(JieXiuGuaiJio)形容人手脚苯拙,不会做事 。
【起头发始】(QiTεuFatSi)起初 。
【安心安意】(NgonXinNgonYi)放心,无忧虑 。
【轰动叭节】(FonTongBaJie)非常轰动的样子 。
【二五八撑】(NgθNgBatCang)半懂不懂,半吊子,半桶水 。
【送肉上砧】(SongNgytSongZεn)比喻自投罗网 。
【四四登方】(SiSiDεnFong)方方正正 。
【强横霸道】(QiongWangBaTao)仗势欺压别人 。
【七晏八晏】(QiNganBaNgan) 时间很晚了 。
有一些南昌成语与普通话成语基本相近,不过用字具有南昌特点,例如:
【佛头颠脑】(Fε?TεuDianLao)晕头颠脑 。
【侲头搭脑】(SεnTεuDatLao)笨头笨脑 。
【三日两头】(SanNitLiongTεu)隔三岔五 。
【拣精挑肥】(GanJiangTokFei)挑肥拣瘦 。
【讨好卖乖】(TaoHaoMaiGuai)讨好 。
【天聋地哑】(TiεnLungTiNga)胆大妄为,不知利害 。
【一心一头】(YiXinYiTou)一心一意 。
【前纵后仰】(εnZungHεuNgiong)前俯后仰,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不警不觉】(BekJiangBekGok)不知不觉 。
【作箍认真】(ZokGuNinJin) 抓紧认真
江西南昌方言爱你怎么说knozuoxinen
音译版,喔作西嫩
怎样写好七绝诗?先熟悉韵律,杜甫的古诗较工整多读度
以下是关于如何写好诗词的个人粗浅体会
一、培养兴趣,增加爱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而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诗经到当代诗词,我们的前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品,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的海洋 。
来讴歌伟大的时代,咏颂祖国的大好山河 。
二、学会欣赏、打好基础
写诗难,欣赏诗词同样难 。欣赏诗词,是写好诗词的第一道门坎 。欣赏和写作诗词,能够寄托情志,交流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欣赏古典诗词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修养 。一首作品如何欣赏呢?首先,要反复吟诵,慢咽细嚼
四、勤观细察,积累素材
我们写诗词,一首作品,取什么材,是写事写景,还是写人写物 。都必须经过作者认真仔细的构思和观察 。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从这两句诗来看,作者对刚出水的小荷观察得非常细致,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成为千古名句 。又如“珠江三尺雪,月来泛寒光”,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蛮有诗意,但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 。珠江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它从何而来的雪呢?这是作者失察了 。严重脱离实际,就像我们星子戏唱脱了板,结果全无,闹笑话了 。在二000年,我应某杂志社《专家论作诗》栏目写的二首七绝,作了简明的回答 。其一“欲作诗词意境开,为寻腹稿久徘徊 。闭门难遣生花句,妙语都从实践来” 。其二“熟读诗书铁锁开,平时积累少徘徊 。勤观细察真情在,自有神工笔底来” 。
五、不厌其改,推敲提高
如何提高诗词的质量,古人云:“好诗改百遍” 。俗话又说:“乖孩子是哄出来的,好诗词是改出来的”,可见改诗对诗的质量尤其重要 。每一首作品,先应反复推敲,然后请别人提高,不要怕别人指出不足之处,不要怕丑 。在这方面,我是有过深刻的体会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写了一首《七绝.初夏》“杏卸残装藕叶青,西风瘦柳夜啼莺 。桃花流水同春去,听取新蝉报夏声 。”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后给一个网名叫静夜诗语的人看,半天不说话,我就急了,问她怎么样,她摇摇头说“句子很美,诗味也足,总的来说不及格” 。接着就指出了这首诗致命的缺点,因为红杏在二月开花,杏卸残装,藕叶还未长出,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应改为李卸残装藕叶青为妥 。这一改就符合客观了,整首诗就活了 。真是一字之师,终生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