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法|最全烹饪方法和行话( 二 )


葱椒葱椒是将花椒用绍酒、盐水泡软后 , 和葱、姜一起剁碎再砸成泥 , 即为葱椒 , 放小坛内备用 。
道士帽又叫“跟头蒜苗” 。将蒜苗裁去蒜叶部分 , 先用立刀解入蒜苗1/2处 , 再用平刀向前伸进7毫米长处 , 用立刀切断 。用同样的办法 , 两次套切成两头尖、中间连 , 像两个道士帽对着一样 , 故称“道士帽蒜苗” 。因站立不住 , 老打跟头 , 也有称“跟头蒜苗”的 。
水粉芡也叫湿板芡 , 用作叠菜用 , 一部分放在水芡钵里 , 放少量水 。
头汤也叫原汁汤 。将骨头、鸡子、鸭子、猪肉等 , 放入清水锅里煮 , 待肉煮八九成熟 , 拆骨肉能剔掉时 , 把油撇出 , 盛出晾凉 , 即为头汤 。
白汤也叫奶汤等 。猪骨头和鸡、肘子一起放在清水锅里 , 盖上盖 , 用武火煮制 , 至汤汁乳白色即成 。
毛汤拆过肉的猪骨 , 再放入水锅内煮制 。此汤可边煮边用 , 边用边添清水和鸡骨、碎料等 。
烹饪方法|最全烹饪方法和行话

清汤 头汤用鸡帚(鸡脯肉剁成泥)清一下 , 增加鲜味去掉杂质 , 可清澈见底 。
套汤 清好的汤临时加厚 , 用鸡帚再套清一下 。
追汤将清汤再加入鸡、鸭用小微火煮制 , 以追补其营百思特网养鲜味 。
偷刀是看不见、切不透 。如“蜜炙方肋” , 看表面是一大块 , 实际里面用偷刀解成了小方块 。还有切成夹子形 , 称为切一刀、偷一刀 。
扩鸡为了便于受热和美观 , 把经过初步加工的鸡子 , 剁去鸡嘴和爪子的1/3及膀尖 。有的菜肴在扩时需要把眼刺破、头破开、爪骨剔开、元骨砸断 。
扩鱼为了便于受热和美观 , 把经过初步加工后的鱼 , 剁去胸鳍、脊鳍的1/3 , 尾鳍的里边修裁整齐 。
马牙段把葱从中间冲开 , 切2厘米长的段 。
骰子丁呈四方形 , 有1厘米见方 , 也有1.5厘米见方的 。
象眼块两头尖、中间宽 , 一般是4厘米长、中间宽1.5厘米、厚1.5厘米 , 斜度2.5厘米 。其大小可根据主料、盛器的大小酌情而定 。简单地说有些类似菱形 , 似大象的眼睛 。
烹饪方法|最全烹饪方法和行话

菱形块和象眼块相仿 , 但没象眼块那么规则 。
骨牌块呈长方形 。一般的5厘米长、2.5厘米宽、7毫米厚 , 小的长2.5厘米 。其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滚刀块采用原料滚动、斜立刀的方法 , 将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块 , 如烧茄子等 。
绿豆丁一种类似绿豆子的小方丁 , 约5-7毫米见方 。
劈柴块不规则的原料经过加工成为基本一致的块 , 一般长5厘米 , 宽、厚各1厘米 。用别或先删后切的刀法均可 。
雪花片形似雪花的薄片 , 一般1.5毫米厚 , 长、宽各1.5厘米 。
柳叶片形似柳叶 , 大部分用笋尖、茭白尖制作 , 一般长5厘米、厚1.5毫米 , 一头尖 , 一头宽 。
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动 , 里边的大块肉撕成小批 , 放平 。如锅烧鸭、清蒸整面鸭等 。
卧刀片又称坡刀片 。操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 , 右手执刀 , 刀背向外 , 刀背略高于刀刃 , 使刀身呈坡斜状 , 成品呈斜茬片状 , 如片腰片、片海参、片肚片等 , 都采用卧刀片的方法 。
删 为使原料内部松开 , 破而不碎 , 滑拍一下为删 。如炸都胗等 。
解即不能切透 , 一般是深入原料的2/3或3/4 , 如解腰花等 , 但在操作中 , 采用的刀法各不相同 。
拉玛丝即比较粗的丝 , 长5厘米 , 厚、宽各7毫米 。
麻一下即把主料放入作料内浸渍 , 多用于干炸菜肴 , 烹制前临时浸渍一下 , 使原料入味 , 时间比较短 。
养住将发好和未发的原料通过不同的方法 , 保养起来 , 延长其使用时间 。
提一下放入碱加速原料的发制速度 。有的上下加热 , 使其发暄 , 也称为提 。有的原料为了使其肥、暄嫩、光滑 , 除去异味 , 放入适量的碱提一下 , 再把碱味去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