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汗滴河下土”形容很热流汗的诗句有哪些?

1、《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微风吹,汗味透香
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
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
她的情郎 。
2、《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像“汗滴河下土”形容很热流汗的诗句有哪些?】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
3、《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
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
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
4、《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
江面 。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与
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
5、《古风二首 》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
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
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古诗词中如何描写衣服湿透了?挥汗如雨、汗流浃背、大汗淋漓、汗如雨下、淋漓透彻1、挥汗如雨注音 :huī hàn rú yǔ解释 :形容天热出汗多 。
出处 :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战国策·齐策一》例句 :我曾在远在长江上游、经济飞速增长的巨型城市重庆挥汗如雨 。
2、汗流浃背拼音 : hàn liú jiā bèi解释 :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
”《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例句 : 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
3、 淋漓透彻拼音 : lín lí tòu chè解释 :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 。
也形容非常痛快 。
出处 : 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怎么他竟变成了一个人?这些话竟讲得淋漓透彻 。
”例句 : 统计一篇奏牍,约有数千言,直说得淋漓透彻,慷慨激昂 。
4、汗如雨下拼音 : hàn rú yǔ xià解释 :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 。
形容出汗很多 。
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