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如何报考大专提升学历怎么写?( 三 )


面向农民工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权益保护、心理健康、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常识、疾病防治等的通识性素养培训,帮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开展汉语普通话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增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幸福生活指数 。
(五)开放优质网络资源,助推终身学习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资源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农民工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非学历与学历教育并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 。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工会院校及培训机构、大学与企业联盟、在线教育联盟作用,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通过推荐、遴选、整合等方式,建立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多种类型的网络资源开放目录,并面向社会公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助推农民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 。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择优录取和企业推荐相结合的公开遴选机制
各省(区、市)要针对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经费来源情况,公开遴选参与院校(含普通高校、开放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确定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和计划、非学历培训项目与规模 。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在现有政策框架内,采用全国成人统一考试招生、网络教育自主招生等方式择优录取 。各地工会和企业要做好生源发动、推荐组织等工作,并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 。
(二)开发与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
参与院校要建立与企业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和数字化资源的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努力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课程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 。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时双向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 。工会要积极推动参与院校与企业对接 。
(三)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基于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与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农民工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企业共同研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鼓励在农民工集中的代表性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设“农民工继续教育学习与实训中心”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鼓励参与院校开发适应农民工需求的在线教育资源,探索基于手机的移动教学与支持服务模式,方便农民工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