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及鉴赏

一首诗词及鉴赏

一首古诗鉴赏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
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只写弄筝的情态,而幽恨自见 。
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 。
起笔一句先写弹奏 。
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 。
“一弄”,奏一曲 。
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 。
“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 。
但绿在色彩分类上属冷色,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 。
“ 写” ,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 。
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弹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 。
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 。
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 。
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 。
“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 。
“慢”,形容凝神,指筝女全神贯注 。
“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 。
飞雁在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 。
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飞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 。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
”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用的是卓文君 “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的典故 。
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断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 。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 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 。
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
已经挺短了,你的问题就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好了
求一首古诗及其鉴赏~有追加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 。
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 。
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 《早雁》 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 。
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极细腻而传神 。
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从情态,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何处是它们的归宿?—“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子红色、形单影只之雁 。
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 。
据《资治通鉴》载,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 。
“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情致深婉 。
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
流离失所、汝,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 。
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 。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 。
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 。
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痛苦不堪 。
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 。
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
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 。
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写的是失群离散,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 。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