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及鉴赏( 二 )


“莫厌”二字、动作到声音 。
它让人感到、气氛的烘染方面,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 。
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 。
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 。
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欲归不得的征雁 。
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 。
月明灯暗,影孤啼哀 。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许,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
“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
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 。
通过层层曲折转跌,俟来春驱逐回鹘” 。
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
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 。
“须知”、“岂逐”,更象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徐,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
“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实际上 。
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 。
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 。
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 。
菰米,是别开生面之作
求一首趣味古诗及赏析 急!!这首吧【年代】:唐【作者】:施肩吾——《幼女词》【内容】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
【赏析】:作者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
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
”(《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
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小着呢 。
再就智力说,尚“未知巧与拙” 。
这话除表明“幼”外,更有多重意味 。
表面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成“拙”,比方说,会干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一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
此外,这里提“巧拙”实偏义于“巧”,暗关末句“拜新月”事 。
读者一当把二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夕,如同目睹如此动人的“乞巧”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人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一字,就令人想象无穷,收到含蓄之效 。
前两句刻划女孩的幼稚之后,末二句就集中于一件情事 。
时间是七夕,因前面已由“巧”字作了暗示,三句只简作一“夜”字 。
地点是“堂前”,这是能见“新月”的地方 。
小女孩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呢 。
读到这里,令人忍俊不禁 。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的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这位“才六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而乞之,“与‘细语人不闻’(李端《拜新月》)情事各别”(沈德潜)啊 。
尽管作者叙述的语气客观,但“学人”二字传达的语义却是揶揄的 。
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 。
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 。
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