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字帖练字

小学诗词字帖练字

新手练字是用 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 。
真的能练好字吗?展开全部记得20多年前 , 庞中华的硬笔大行天下 , 那时候他就有凹槽字帖 , 好多朋友也是通过凹槽字帖练了一手庞字 。
练习书法 , 说到底是通过不间断的临摹训练形成肌肉的记忆 。
和现在的玩体育的其实一个道理 , 贵在持之以恒 , 没有什么捷径 , 写多了 , 写熟了 , 字就写好了;所以如果真有捷径 , 那这个捷径就是熟能生巧 , 没什么其他奥秘 。
凹槽字帖呢就是依葫芦画瓢 , 照着比划就行了 , 优点是容易找着感觉 , 对字的整体结构容易把握 , 缺点是因为依葫芦画瓢 , 所以对字的细节处理可能会差一点 , 不象普通字帖 , 需要靠眼力去比较字的笔法和结构安排的异同 , 选字帖首要的原则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格 , 那样才可能有恒心坚持下去 , 自己都认为丑的字是练习不下去的 , 第二就是字体不能失真 , 比如现在好多儿童练习楷书的凹槽字帖就是国标印刷体 , 字号还搞得很大 , 生怕小朋友看不清楚 , 其实他们的视力好的很 。
这种字帖其实就是黑心商人在害人 , 呆板的印刷体姑且不论你用硬笔临摹能否写的和它一样 , 即便写成一样的也是白费力气 , 因为没有美感可言 , 只剩工整 。
字的大小也要适中 , 最好不要选那些刻意放大缩小的版本 , 丰富多彩的线条变化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书写着在书写时“力度、角度和速度”变化的把握 。
普通钢笔写多大的字比较有利于这“三度”的平衡也是要符合科学规律的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字写的有1米方圆 , 你还怎么去要求速度能跟的上 , 速度太慢字就容易呆板 , 练字者不要指望短期内自己的书写水平就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 要有耐心和恒心 。
选好字体后开始练习了 , 要明白你练习的目标是什么 , 那就是追求“重影” , 你写的字最终的目标要能和字帖上的大小 , 姿态 , 笔法使用都能完全保持一致 , 你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如果叠在一起就仿佛是一个字 。
练习的顺序还是要从笔画练起 , 先练笔画 , 再练部首 , 练习笔画主要是训练笔法 , 如何起笔 , 行笔 , 转折 , 收笔 。
细细体会其中“三度“的变化 。
练习部首主要锻炼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如何过渡和呼应的 , 在笔画和部首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单独的整字 , 整字就要考量字的间架结构的位置关系和比例之类的 , 不同结构的字处理方法也不同 , 比如左右结构的字 , 一般左右两个部分的空间宽度比例安排都是2:1或者1:2 , 写成1:1等宽的就比较少(字写成正方形的形状一般是最丑的 , 虽然我们汉字号称方块字 , 一般三角形和菱形、圆形的比较好看) , 左右两部分往往有“迎让”的关系处理技巧 , 比如“彬”字 , 左边的林字最后一捺就写成“点” , 把位置空出来让给右边的3撇 。
再比如上下结构的字往往有“天覆地载”或“开合”的技巧 。
上下两个部分往往一个写的大一点 , 一个写的小一点 。
比如“宋“字 , 上面的宝盖就可以写的稍微宽一点 , 把下面的“木”覆盖住 , 再比如“盘”字 , 上面的“舟“就可以写的窄一点 , 下面的“皿”字的最后一横就可以写的长一点 , 像个菜碟一样把上面的“舟”字“托{载}”住;再比如"合"字 , 上面的“人”可以写的舒展(宽)一点 , 下面的“口“字就要紧凑(窄和扁)一点 , 一个字中有的笔画要写的“开“ , 要舒展和奔放 , 有的笔画要“合” , 要收敛……诸如此类结构处理的技巧需要慢慢练习和体会 。
总之 , 越是基础的地方越要耐的住性子 , 不要笔画才练了1天马上就直接跳到“整字” , 单个的字练习2天马上要开始抄写大篇的诗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