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六 )


生:我代表我们组回答第4个问题 。创造力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如何运用知识;二是要我们经常保持好奇心;三是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去运用,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四是要我们继续进行多方面的思维,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或一瞬间的灵感,要注意捕捉,不能放弃;五是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发展下去 。
师:说得很好,请坐下 。也就是说,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就会停止思维,那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将受到束缚了 。好,关于这6个问题,如果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的话,我们就要进入下一个话题的讨论了!没有 。那么,除了我们前面讨论的话题外,课文中我们还有些在自学小组讨论中仍不懂,或者说不太理解的地方呢 ?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生:第5段中的“插花”是什么意思?
师:这位同学提出的“插花”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能帮帮忙啊?
生1:我觉得这里的“插花”是对于教学的一种对比,因为它前面说到了“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这个古代史和现代技术,一个是非常古老的,一个是非常现代的 。这个数学和“插花”看起来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它是强调知识面要广!
生2:课文中“正因为如此,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这个“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个什么方法?
生3:我觉得是在事物变化之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
师:还有问题吗?
生1:课文倒数第2段的第2行,这里为什么说“小的创意会打破大的突破口” 。
生2:在我们的生活中,连小的方面的事情都不去想的话,大的方面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去解决呢?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从小的方面着手的呀!
师:就是说任何一件大的事情都是从小的事情着手的 。这位同学想说,再说说看 。
生:我觉得这里是“突破口”的意思,它会由生活中一些小的事情想到很多,可以打开你的思维,发现一些新的答案 。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回答,解除了你心中的疑团吗?
生:解除了 。
师:还有问题吗?(生不再提问题),看来大家学得不错,对课文中的理解也是比较好的 。其实,作者说了那么多,归结到一个中心的话题,就是作者自己的一个主张,一个观点,是什么呢,在课文的哪儿呢?
生:最后一段 。
师:好,咱们一起把最后一段朗读一下,“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预备读 。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段话是作者写在最后的 。在这儿呢,我把这段话转送给大家,希望我们在座的人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把我们的未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好,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