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为什么是诗词之乡( 七 )


因为罗素因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遭"解聘",而来中国教书,徐志摩却赴英国找他,未果 。
当然,后来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徐志摩的爱情观深受罗素影响 。
进不了剑桥,只有在伦敦大学读政治经济博士,认识了陈西滢,张世昭,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北洋军阀司总长) 。
经林长民介绍认识剑桥大学教授迪根生,由此进入剑桥大学,当时叫康桥大学,这样就与康桥发生了联系 。
一>确立志向: 彩虹似的梦 。
因为徐志摩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 。
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 。
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时保守的,但不顽固" 。
所以他认为在英国实施民主政治的条件,远在大喊大叫的美国人之上 。
所以在他心目中就要树立一个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
因此在他的一篇散文《吸烟与文化之辩》中,他说过:"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 。
"可见康桥对他的影响之大 。
客观上看,英国的民主是自由的,他非常羡慕,主管上看,他有个追求:爱、美、自由 。
同时他最好的朋友胡适也说过"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自由",英国正好符合主客观要求 。
二>步入诗坛 。
徐志摩当时留学是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来弃政从文是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影响,也包括当时一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
同时由于他喜欢结交上流人物,其中曼殊斐尔对他的影响最大 。
一天晚上11点钟,徐志摩去拜访曼殊斐尔,虽然只有20分钟,但连任谈得十分投机 。
曼殊斐尔的美给他极大的吸引力,对她的话言听计从,徐志摩说过"这20分钟是不逝的20分钟",可见给他的印象很深 。
他曾说过她的美是完全的美,是纯粹的美,是可感不可知的美,是不可分析的美,是自然界的杰作 。
所以曼殊斐尔说:"徐志摩,你将来最好去搞文学,最好不要搞政治 。
"这对徐志摩触动很大,也是徐志摩开始走向文学创作的原因 。
第二个原因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
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他是结过婚的 。
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 。
"徐志摩听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婚 。
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 。
他说:"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 。
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仪的工作,最后张幼仪同意了,之后两人关系更好,一礼拜一封信 。
离婚后他立刻回到了英国,却发现林徽因已经到美国学建筑学 。
可能林徽因的父亲认为徐志摩当女婿不适合 。
此刻,老婆没了,恋人没了 。
两脚踏空,心悲凉,用诗抒怀,《春》中写到他看到别人在草丛中恋爱,自己很眼红,感觉自己很孤独 。
所以开始步入诗坛 。
三>迷恋自然 。
剑桥大学很美,古典建筑群,蓝天碧海,鸟语花香,田野里点缀着农舍,一条康河贯穿其中 。
若分析《再别康桥》,必须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介绍了他每天的生活——划船,看闲书 。
这便是他的留学生活,但他不后悔,他说,他读了三本书:自然书,人生书,社会书.康桥也在其生命中之深1922年回国后,他写...
比较有意境的诗词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