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皮上的诗词( 二 )


这本书各章节的标题,不是体裁、诗歌或绝妙好辞,而是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这些古代诗人的姓名 。
《既见君子》构建古人生命与今人生活的关系,让那些古代的诗歌和诗人,能够震荡我们今日的生命,照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与生命选择 。
张定浩融汇古今,潇洒随性,文笔优美,读毕令人为之击节赞叹 。
专业级别看了前面推荐的几本书,您还觉得不过瘾,恭喜您,您已经进入古典文学专业级别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必须看 。
这本书是经典著作,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都不错 。
读了这本书,对诗词境界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
除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顾随诗词讲记》也不可错过 。
《顾随诗词讲记》于2006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根据顾随的学生、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 。
▼顾随生前籍籍无名,但其学贯中西,讲起课来旁征博引,给听课者极深的审美感受与启迪 。
叶嘉莹曾经多次聆听顾随讲授的课程,每次都受益匪浅 。
她曾说: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
现在各类诗词鉴赏的书籍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但顾随的《顾随诗词讲记》无疑站在了一个高处 。
顾随多有独到见解,比如认为曹操若事业上失败了,那么他的诗一定会更成功 。
更饶有趣味的是,他...
小学古诗配图的作用小学古诗词配图对学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 。
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 。
限用七律,不限韵脚 。
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
[注释] 1.蓼——水蓼,花小色红,聚集成穗状 。
苇——芦苇,花白 。
蓼红苇白时菊尚未开 。
诗中以菊拟所“忆”之人,所以说“抱闷思”、“断肠” 。
2.旧圃——去年的花圃 。
秋无迹——即花无迹,修辞说法 。
3.梦有知——谓唯有梦中能见,亦为写“忆” 。
4.“念念”句——意谓秋雁北归南飞,勾起自己无限想念之情 。
因传说雁能带书传讯 。
5.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 。
砧——与兴秋思有关,参见宝玉《咏白海棠》诗注 。
迟——不尽 。
6.为黄花瘦——黄花,菊花 。
语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用意有所不同 。
7.重阳——阴历九月初九 。
古人以九为阳数,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亦称重九 。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说是相会之期 。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
[注释] 1.淹留——滞留住 。
这句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 。
2.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 。
“谁家”、“何处”都为了写“访” 。
3.蜡屐——木底鞋 。
古人制屐上蜡 。
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 。
表示旷怡闲适 。
又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 。
得得,特地,唐时方言 。
4.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
5.解——懂得,能够 。
6.“休负”句——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 。
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 。
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 。
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

【书皮上的诗词】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
[注释] 1.移来——指把菊苗移来 。
2.不期——未曾料想到 。
3.秋色——指菊 。
4.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 。
这里只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