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皮上的诗词( 三 )


寒香,指菊 。
下一首“清冷香”意同 。
《花史》:“菊为冷香 。
” 5.泉溉泥封——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 。
6.好和——须和 。
井径——田间小路,泛指偏僻小径 。
这句意思是说让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与尘世的喧闹隔绝 。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
[注释] 1.科头——不戴帽子叫科头 。
这里借用来说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联“傲世”关合,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 2.傲世——菊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 。
3.知音——知己朋友 。
典出钟子期听伯牙弹琴能知其心意的故事 。
见《列子.汤问》 。
4.荏苒——参见林黛玉灯谜诗注 。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
[注释] 1.供菊——将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间里供观赏 。
2.喜堪俦——高兴菊花能作伴 。
3.“几案”句——即 “婷婷点缀几案幽” 。
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 。
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
4.“隔坐”句——即一座之隔而闻到菊花的香气 。
三径露,指菊,修辞说法(与下句“一枝秋”相对),用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 。
“三径”原出处参见前清客《兰风蕙露》对联注 。
“香分三径露”,是说菊之香气从三径分得,与下句“一枝”一样,正写出“供”字 。
5.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 。
纸帐来新梦——房内新供菊枝,使睡梦也增香 。
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过所画的花,所以及之 。
《遵生八笺》:“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拆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
” 6.“圃冷”句——书中黛玉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末供之先,意思深远”圃冷,菊圃冷落 。
斜阳,衰飒之景 。
旧游,旧时的同游者、老朋友 。
7.“傲世”二句——说自己也与菊一样傲世,并不迷恋世上的荣华富贵 。
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 。
淹留,这里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
[注释] 1.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
诗魔——佛教...
韩国诗词展开全部 [诗词]韩国古诗的渊源 爬爬书库在古代韩国,作诗是一门有实际用处的技能 。
它是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任公职为国效劳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格修养的尺度 。
对待诗的这种态度产生了某些有趣的后果 。
首先,诗往往以“我”为中心,往往是一种自由 。
这种主观传统到了造诣不够深厚的人手里会格于一些严格的规则而落于俗套,但是到了大诗人手里就能让读者以诗人的感受中发现他自己的感受,因此也是所有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由具体而至于普遍的 。
这确实是好诗的标志 。
第二,诗具有一种渗透性的朝超脱方向运动的特点 。
这反映了自由与解脱的佛教传统,也反映了在渴望秩序与管束的同时也追求终极智慧的儒教传统 。
佛教和儒教对韩国文学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在高丽王朝时代,即“汉诗”(用汉文写作诗)发展成熟的时期,佛教居主要地位 。
在朝鲜王朝时代,即“时调”和“歌辞”这两种据认为最能表达韩国人的感情的通俗文学形式达到全盛发展的时期,则一直是儒教居主要地位 。
人格修养是这两个体系都不可或缺的部分 。
佛教所向往的超脱的人与儒教所向往的圣贤之士的基础是相同的 。
第三,诗往往是即兴赋诗的:游寺庙、会朋友、喜迎春天的到来、接受一瓮馈赠的酒 。
对一个具体事件触景生情便引起了诗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