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在哪里》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三 )


教育界的“农夫与蛇”的案例告诉我们:
一、班主任要保护好自己 。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用情真切,往往是看成自己的孩子去对待的 。而作为老师却又很多的束缚,一项体罚与变相体罚,就将老师的心永远排除在了父母的心之外 。而赋予教师的“批评权”,又刺闪了多少老师的眼!所以,在教育中,作为老师,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千万别让自己陷于被动状态 。
二、别把自己看成救世主,我们不能普度众生 。
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变得复杂了许多,当然并不否认大多数孩子的好,但依然有极个别因家庭原因、性格、心理的变化而变得冷漠活成了“农夫”所救的“蛇”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是要引导好学生的成长,尽量让他们的生活中少一些阴霾 。
三、尽量均衡自己给学生的关注度 。
不特别重用某个学生,有时候特别的爱往往会成为特别的伤害 。在培养班干部方面,我们还需要多观察、让有经验的同学带带“新人”,尽量争取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最终人人都成为管理班级的好手来共同把班级带好 。
四、多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
写在作业本上的及时鼓励,对今天所看见的他的行为的及时肯定,不足之处的及时指出等等让学生知道班主任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 。
五、建议给学生一个宣泄的出口 。
没有朋友的学生其实有无数的句子在打转,班主任其实可以给学生设置倾诉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拍出负面情绪 。记得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我的指导老师就对我说:你要花更多的心思在“沉默者“身上 。是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

《最好的教育在哪里》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最好的教育在哪里》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读了于洁老师的《最好的教育在哪里》这本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洁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它就在我们教师的生活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教育信仰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爱心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里,它就在我们学生的成长里 。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