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成就孩子( 三 )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 。
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 。
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 。
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
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
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
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 。
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 。
「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
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 。
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 。
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
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
2. 搓:○粤[磋], ;○汉[cuō] 。
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
3. 絮:柳絮 。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
5. 消得:消耗,耗费 。
6. 带将:...
孟浩然的诗歌成就如何?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 北襄樊)人 。
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 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 阳东游吴越 。
张九龄出镇荆州时,引为 从事,后病疽卒 。
孟诗多写山水田园的 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的情 绪,所以他的诗虽冲淡而有壮逸之气, 为当世诗坛所推崇 。
孟诗不事雕饰,伫 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 寒俭枯瘠 。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 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自然浑 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
其抒情之 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 怀》等,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 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 。
盛唐 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 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 。
其代 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 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
请问元白诗派诗歌的创作成就有哪些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
中唐诗坛上,人们把元稹和白居易合称为“元白” 。
关于“元白诗派”,始终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 。
其中一种将“元白诗派”视同于“元和体” 。
杜牧曾指斥说:“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