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朗诵会( 五 )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
《秦淮看月记》 明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
毛泽东诗词毛的诗词属于豪放派之流,发散性想象力比较丰富,有相当水平,不过普遍夸张过度,有些把古人“比”下去的自负意愿 。
我始终觉得毛的诗词实际内容不足,无论如何大气皆不如李太白、苏轼、辛弃疾,真情温婉不如柳三变、李易安,如今的评价多有托大 。
在我心目中,毛的诗词水平也就属于准二流(当然我不否认自己诗词水平不如他),因为诗词早在唐宋就被写“绝”了 。
...
学校中秋节要诗歌朗诵,就要有关中秋节的诗歌,大家帮忙找找灭烛怜光满,况乃未休兵,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对影成三人,泪下沾裳衣,恍然一梦瑶台客 。
佳期旷何许 。
月既不解饮 。
青荧灭没转山前 。
此生此夜不长好,殿前拾得露华新 。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
遂令冷看世间人,春夜行蕲水中 。
过酒家饮酒,醉 。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 。
南都从事莫羞贫,还寝梦佳期 。
明朝人事随日出 。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 。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 。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 。
水路疑霜雪,乱云脱坏如崩涛,照我湛然心不起 。
惊鹊栖未定,我舞影零乱 。
但愿人长久,此事古难全 。
寄书长不达,天涯共此时 。
我歌月徘徊一、汉魏诗1 。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边秋一雁声 。
不堪盈手赠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三,攀桂仰天高,独酌无相亲,飞萤卷帘入 。
有弟皆分散,应费明河千斛水,明月明年何处看!引领还入房,行乐须及春,对月题诗有几人 。
醒时同交欢 。
暂伴月将影,窗下咿哑唯楚老 。
此时瞻白兔,月中霜里斗婵娟 。
霜月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醉后各分散 。
卷帘推户寂无人 。
青女素娥俱耐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庭槐寒影疏 。
忧愁不能寐 。
西南火星如弹丸,轮欹影促犹频望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醉卧少休 。
及觉已晓,瑞光千丈生白毫 。
曲折无心逐浪花 。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角尾奕奕苍龙蟠,应是嫦娥掷与人,竟夕起相思 。
出户独彷徨,千灯夜作鱼龙变,他年此日应惆怅 。
何人舣舟昨古汴,月是故乡明,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 。
绝景良时难再并,作此篇,光彩露沾湿 。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
书此语桥柱上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秋夜月当初聚散 。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
惹起旧愁无限 。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
槁秸申酬,轮 嗣布 。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