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怎么写?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
【摘要】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 。很显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
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
1、入学率偏低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入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
2、学习成绩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当中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及道德偏差等问题 。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 。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
3、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他们的性格会受到影响 。测试结果显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 。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 。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
2、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家庭环境 。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 。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 。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 。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 。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 。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