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最新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五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课文阅读和单元练习 。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安排了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两项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和“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并通过相关的课文予以配合 。如该册中的《怀素写字》写入了这样的内容:“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它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如此安排意在强化写字的良好习惯 。
2.汉语拼音
共安排15课 。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声母、韵母、音节只要求正确书写,不要求默写 。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 。多数孩子入学以后很想学习汉字,但是前一两个月却要面对繁难的拼音 。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标准”说得很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为落实这一要求,可以创设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 。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在学习程序上,可以采取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即将拼音、识字交叉起来安排 。这样编排,意在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和借助拼音识字两种方法,尽量做到先认字,多认字 。同时通过拼读字音又巩固了拼音,从而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学生在开始时认识了这些部首字,就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识字、查字典打下了基础 。
3.识字写字
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读书、写话必将遇到很大困难 。怎样做到既增加识字量,又不致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呢?“标准”提出的“多认少写”是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 。儿童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 。小学生手部的小肌肉还不够发达,写字既缓慢又很吃力,相对来说多识少写就要轻松得多 。本册教材用这样的方法共安排了305个生字(其中只要求认识的137个,要求写的168个),比过去第一册的识字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识字的途径有三个:
一是与汉语拼音同步安排的“认一认” 。本册选编了80个基本字(主要是独体字和部首字),16个一组,分别安排在汉语拼音的五个单元后 。每个字均配以图画和拼音 。这样将识字与拼音交叉安排,打破了一个多月只学拼音的单调局面,而且,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可以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