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学设计( 二 )


五、课外拓展
向学生介绍“毛竹” 。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
2、熟读课文 。

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导入:
“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
猜猜看这是什么?见过吗?
(笋)
(出示笋的图片)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
2、画面导入:
(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
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二、自学
1、标: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
2、划:
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
3、读: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
4、想:
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5、查:
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
三、交流
1、正音:
小老师领读;
开火车读;
按偏旁归类读;
扩词读;
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
2、展示方法,如:
猜谜:
两辆车──轰;
尹戴竹帽──笋 。
3、读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4、质疑:
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
⑴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
(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
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
⑵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
(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
⑶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