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学设计( 六 )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 。如平舌音的字:笋、钻、滋;翘舌音的字:揉、润;在字形方面估计学生对“漆、辫”二字的掌握难度较大 。在写字的指导方面,安排连词书写,有:世界、笋芽、呼唤 。容易写错的字有:冈、唤 。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以便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 。随课文识字的特点是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坚持在情境中,在语境中识字,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笋、唤、揉、漆”等14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正确书写“轰、笋、芽、呼、唤”5个生字,把字写端正、美观 。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情感目标: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教学准备:
1、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随题识字(4分钟)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见过吗?
2、板书课题 。学生认读,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儿化音 。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书写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 。
二、初读感知,积累运用(8分钟)
(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春天到了,被叫醒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
(二)词语积累
1、春天来了,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也想出来看看美好的春光,都一个个跑到大屏幕上来了,同学们想去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