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的工作总结( 三 )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此次辩论赛历时一个月 ,  初赛地点在普教楼304 , 时间:11月11号—11月12号 , 共四场比赛 , 半决赛地点合班楼509 , 时间:11月23号—11月24号 ,  决赛地点在合班楼509时间:12月3号
三、活动经过:
1、预赛:11月11号—12日在普教楼304举行 , 经过抽签 , 最终:第一场:外语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 第二场:信息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 第三场: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 第四场:会计学院—教育学院 , 最终获胜分别为:外语学院 , 信息技术学院 , 管理学院 , 会计学院 。
2、半决赛:11月23号—24号在合班楼509举行 , 经过抽签 , 最终确定对阵: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 会计学院—管理学院 , 获胜方是信息技术学院和会计学院 。
3、决赛:12月2号—12月3号 , 3、4名决赛在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双方举行 , 最终双方共获第三名 。12月3号在合班楼509 , 举行了决赛 , 邀请了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辩论协会 , 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辩论协会 , 山东师范大学辩论协会的会长和同学前来观战 。最终信息技术学院获得冠军 。
(具体战况见比赛记录)
四、辩论程序方面:
比赛程序由陈词、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共个五部分组成 。首先是一、二辩进行开篇立论 , 用最精炼的语言阐明本方基本立场、逻辑框架、理论依据、事实材料等 , 接下来是针锋相对的攻辩和精彩纷呈的自由辩论 , 再接着是由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 最后观众提问是 。比赛程序的设置兼顾“辩”与“论”两个方面 , 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让辩论双方进行精彩的论述 , 充分展示己方缜密的逻辑框架 , 也给双方提供了进行唇枪舌战 , 正面交锋的舞台 。观众提问阶段一方面可以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 令一方面也增强了辩手与观众的互动 。
五、活动效果:
此次比赛的辩题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 但又紧贴日常生活 , 兼具生活情趣与时代气息 , 让辩手们在辩论过程中有话好说 , 有话可说 。此次辩题涉及时事问题 , 校园问题 , 一方面辩题的生活化给予了广大同学思考的空间 , 另一方面 , 辩题紧扣时代发展的需求 , 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这使得整个辩论场面显得精彩纷呈 , 热闹好看 , 而赛后又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 给人一份耐人寻味的隽永和深沉 。可以说 , 精当的辩题设置 , 为这次辩论赛的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辩题内容的广泛性和强烈的时代感 , 从另一个侧面也要求辩手要有渊博的知识积淀和广泛的社会接触 。辩论的辩论过程中辩手们十分注意仪表语言 , 未出现对对方辩手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况 。所有参赛队都统一着装 , 衣着得体、大方 , 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