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三 )


最后我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0以内的数 。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如:本班学生数的运用,教室人数的运用,主题图、标语牌以及学具小棒的运用 。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2、在课堂上能够关注差生,给差生充分地学习时间与展示自己的机会 。
3、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展开教学 。
4、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估数意识,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
诚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以外,还表现在:
1、练习设计不够合理,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个数,理解10个十是一百 。因此在练习时可以利用练习七中的百球图进行练习,以加深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并把练习与新知的探究很好地穿插到一起,以免造成知识的隔离 。
2、在学生摆100根小棒后,可以根据学生摆的小棒进行分类知识的复习,并使学生的摆法多样化 。
3、教师语言与动作应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 。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而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 。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 。
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 。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3×5=15 6×8=48 9×4=36 12×5=60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1 。5×6=9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 。5和6是9的因数,9是1 。5和6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1 。5不是自然数,所以不可以说1 。5和6是9的因数,9是1 。5和6的倍数 。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行处理:一开始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 。如通过学生写的3×4=12 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通过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3、6和12,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3是6和12 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6和12都是3的倍数 。我追问:那我说,6是因数,12是倍数可以吗?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认识到6相对于12是因数,而相对于3却是倍数;而12相对于6才是倍数,它相对于其他的数就说不定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最后我让同坐两人一组,一人说任意一个自然数,另一个同学则找出它是谁的因数,谁的倍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