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六 )


15×3=45 24×4=96 63÷7=9 80÷20=4
通过这两个小练习的正、反训练,使学生知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标准,进一步体会到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性:不能独立存在 。这样的设计,起到及时反馈并巩固的作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扎实把握新知 。
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依存”意义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本节课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中来达成 。
在课前,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来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 。
如:脑筋急转弯有这样一个画面:两个爸爸两个儿子
我们可以这样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不过我先不给你们看,先让你们来猜猜 。这张图片上画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请说说看,图片上至少有几个人?为什么?
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可以这样谈话:
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爸爸或儿子是不能随便叫的,是相对与另一个人而言的 。我们要清楚地说好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 。人和人之间是具有一定关系的 。我们都是学数学的,那数和数之间是否也具有一定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数和数之间的关系 。
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能做到这样的设计那当然是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四、开展趣味活动,扩大思维空间 。
开展有趣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是数学教学的一个任务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要紧紧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有效练习,拓展知识空间 。
“找朋友”游戏活动,答案不是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又很大,最适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如:让学生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通过数字卡片找自己的因数和倍数朋友等等 。学生拿着自己的数字卡片上台找自己的朋友,让台下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这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如果台下学生的学号是台上学生拿着的数字卡片的因数或倍数那就可以站起来 。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我们还可以这样问: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站起来,出示的卡片应该是几,找到的朋友应该是倍数还是因数?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