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有一技之长,并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就能取得不错成就,毕竟全才百年难遇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朝代,按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分为三个档次,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称得上超一流诗人,韩愈、刘禹锡以及李商隐等次之,剩下的则是名气不大的众多诗人 。
自古就有“文无第一”的说法,衡量诗人的才华,无外乎知名度、影响力和作品的质量 。古代有些文人墨客,创作诗歌的数量可观,质量却不被世人认可 , 甚至拿不出一首含金量较高的诗作,乾隆皇帝就是典型代表 。但是,一些看似很懒的诗人,作品数量有限,却因具备极高的含金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文章插图
唐代才子张若虚,是因为低产高质的大牛,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获得无数点赞,甚至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盛唐诗人张继,也是惜墨如金 , 仅有四十多首诗歌 , 其中《枫桥夜泊》火遍大江南北 。今天介绍的这位诗人,比张若虚、张继还厉害,一生只留下一首诗,但凭借此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
他的名字叫崔郊,生卒年月不详,籍贯也未可知 。史书对崔郊的记载寥寥无几,只知道他是读书人,而且考中秀才,居住在姑姑家里,由此推测 , 崔郊出身贫寒,否则也不会寄人篱下 。《太平广记》:“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罄县 。无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纵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文章插图
起初 , 崔郊姑姑家境富裕,至少称得上大户人家,生活起居有婢女照顾 。姑姑府上有位婢女,天生丽质容貌过人 , 而且精通音律,堪称方圆十里内最漂亮的女生(其婢端丽,饶音伎之能,汉南之最姝也) 。崔郊长得一表人才,加上秀才的身份 , 怎么说也是个文化人,婢女对他产生爱慕之意 , 况且崔郊也对她有意思,两人日久生情,从而陷入爱河 。
古代不流行自由恋爱 , 崔郊与婢女只要悄悄约会,担心被别人发现,这种幸福让两人都感到满足 。天有不测风云,姑姑家道中落,欠下不少债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婢女卖给于頔 。史书记载:“姑贫,鬻婢于连帅,连帅爱之 。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宠盼弥深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文章插图
连帅指的是于頔,此人家世显赫,历任御史、苏州刺史、大理卿等官职,于元和三年被任命为宰相 。后来,于頔退休回到故乡安享晚年,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家财万贯 。为了买下崔郊姑姑家的婢女,于頔出手相当阔绰,竟然花了四十万 , 可见他对婢女非常宠爱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不经他人之苦,莫劝他人善良,崔郊的美好爱情被姑姑断送,他没有怨天尤人,只怪自己太没用 。自从恋人进入于府 , 崔郊茶不思饭不想 , 整个人仿佛丢了魂魄,也没有心思读书,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崔郊忍受不了思念的折磨,鼓起勇气前往于府门前,希望再看恋人一眼,诉说对她的感情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文章插图
《全唐诗话》:“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 。”寒食节当天,婢女从于府出来办事,躲在柳树后的崔郊立马冲出来,两人相拥而泣,并许下爱情誓言 。崔郊知道,自己一贫如洗 , 而恋人如今穿着绫罗绸缎,几乎不可能在一起了,毕竟差距越来越大,自己没能力替恋人赎身 。
纵然有万分不舍,崔郊还是轻轻推开恋人,离别前写下《赠去婢》作为礼物:“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而后匆匆离去 。不久后,于頔因巧合看到《赠去婢》这首诗,顿时拍案叫绝,立马询问何人所写,婢女不敢隐瞒,把她和崔郊的事情如实相告 。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文章插图
于頔派人把崔郊请来,不明真相的崔郊,以为宰相要处置他,吓得不知所措 。然而,于頔握住崔郊的手 , 激动地说:“四百千小哉,何惜一书,不早相示 。”原来,于頔被崔郊的才华征服,对他和婢女的爱情故事感动 , 决定成人之美,并置办丰厚嫁妆 , 替崔郊完成婚事 。一千多年过去了,也许崔郊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没多少人知道 , 但他的那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成了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