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如何写?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
2、学习“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3、学习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重点:
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
教学难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
(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
(三)读课文,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
(二)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
三、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
四、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跳水》,请大家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教师边叙述边板书课题:
(板书:《跳水》)
从题入手让学生设疑,展开想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深入课文之中,由“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 。
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 。
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是怎样的?等等 。
(二)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于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
课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出来 。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 。
(三)分段、概括段意 。
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事情发展的过程,初步认识事物是在相互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 。结束的 。
谁来谈一谈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水手们取乐猴子,猴子十分放肆;发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于走上高最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并概括段意 。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 。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第四段(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