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经典台词写法怎么样?( 二 )


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五百二十卷﹐其中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三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至绍圣四年(1097)三月﹐元符三年(1100)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宋徽宗﹑宋钦宗两朝记事 。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李焘 。
李焘,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宋眉州丹■人(今四川丹■) 。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死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 。
李焘是唐朝宗室曹王的后代 。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任华阳主簿,调任雅州推官 。李焘博览群书,特别熟悉宋朝的典章制度 。后任荣州知州,又改任潼川府路转运制官,在任期间,秉公办事,弹劾不法官员四人 。乾道三年(1167年),任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 。十年(1174)七月,久旱不雨,李焘上疏要求皇帝避正殿,减御膳,征求百官意见,孝宗皇帝很快采纳实行 。淳熙十一年(1184)春天,李焘上书要求致仕,皇帝没有答应,数次派人看望病情,病愈后,任敷文阁学士,并以比致仕 。诏命颁下时,李焘十分欣喜地说: “大事了结了 。”口授遗表给皇帝说:“臣年已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国缺然 。愿陛下径远以艺祖(赵匡胤)为师,用心以昭陵为则 。”卒年七十岁 。
李焘性格刚强,特立独行 。早年时,正是秦桧当政的时候,秦桧死后,李焘才被朝廷了解 。在朝廷议论国政,慷慨激昂 。南宋名臣张拭曾说:“李仁甫如霜松雪柏 。”李焘一生自奉甚俭,不事铺张,没有嗜好,也没有姬妾,也没什么家产 。
李焘的著述很多,有《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论》十卷,《南北攻守录》三十卷,《七十二候图》,《陶潜新传》并《诗谱》各三卷,《历代宰相年表》、《唐宰相谱》、《江左方镇年表》、《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王代将帅年表》合为四十一卷 。
“平生生死文学间,《长编》一书用力四十年”这是南宋时期理学名臣张■对李焘一生学术成果的高度准确的概括 。李焘一生著述丰富,但留传至今的代表作是长达五百二十卷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为了撰写了这部巨著,李焘“网罗收拾四十年”,“精力几尽此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开始至宋钦宗靖康元年止,记载了北宋王朝长达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 。这部史著的规模很大,淳熙十年(1183年)任遂宁知府的李焘曾上书皇帝,“臣累次进所谓《续资治通鉴长编》,今重别写进,共九百八十卷计六百册 。其修换事总为目一十卷 。又缘一百六十八年之事,分散为九百八十卷之间,文学繁多,本末颇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