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二 )


另外对于肢体上有残疾的孩子 , 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的内容将他们进行分类 , 如残疾分类强调了三个方面: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不仅仅依据损伤分类) 。国家标准《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简称“国标” )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七类 。残疾分级是对残疾程度的一种度量和划分 , 主要依据损伤的严重性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残疾分级依赖于残疾的评定工具与方法 。“国标”将各类残疾按残疾程度分为四级 , 残疾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和残疾四级 。残疾一级为极重度 , 残疾二级为重度 , 残疾三级为中度 , 残疾四级为轻度 。
有了这些知识后 , 我们在工作中就不会再盲目的将这些孩子进行简单的归因了 , 而是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进行学习和成长 。
三、了解了如何对班内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帮助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 面对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 , 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 , 有责任感 , 有奋斗精神 。同时 , 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较丰富的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 , 要具备对残疾儿童施教的能力 。首先要对这些孩子进行评估 , 了解孩子特殊的症结所在 , 并施以适当的干预与帮助 , 并根据他的特点单独设计教学的目标、学案和考核的内容等等 , 具体方案如下:
1.由班主任收集随班就读学生的基本情况(残疾状况、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性格特点、认知水平以及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学习方式、特殊教育需要等);
2.由资源教师(或巡回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共同研讨 , 分析诊断确定其教育需求;
3.制订出教育目标(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4.明确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方法 。
5.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后 , 经家长和相关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家长以及主管领导)同意 , 由家校共同实施并加以落实 。个别化教育计划原则上每学期制订一次 , 并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或修订 。可见工作之细 , 工期之长 , 可有了这些知识 , 我们做工作就有法可依啦 , 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 , 我们不但聆听了专家的讲座 , 也见识了一线特教工作者的风采 ,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随班就读教师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 使我们不但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提升 , 还在思想上有了准备 , 从而为我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