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1、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起源和由来
龙抬头的说法,来自古老的天文学,在很久以前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 , 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 , 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 。仲春(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所以被称为龙抬头 。龙抬头是指苍龙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不断地变换 。
龙抬头有什么风俗
二月二这一天的时候,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 。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 。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这天祭拜土地神 。土地公又被叫做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地方 , 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还有放鞭炮等相应的活动 。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忌讳
在古时候重男轻女的社会思想下 , 在古人看来,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就等于是男方的人 。而妇女生小孩肯定是要见血的,产后还会有部分恶露排出体外 , 所以在古人看来是非常污秽的事 。女人回娘家生小孩等于把“霉运”带回家 , 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等于把好运带回家的,与之相冲,所以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2、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 , 小仓流 。”的民谚 。
每当春龙节到来 ,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作“引田龙” 。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
明代已见此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 。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 , 旋绕水缸 , 呼为引龙回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 , 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二月二的来历与民俗二月二这一天相传龙会抬头,预示着之后雨水会增多,会迎来一个丰收之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各地有不同的习俗,一起来看看这些民俗是什么吧!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又称青龙节 , 是中国传统节日,相传是轩辕皇帝出生的日子 。
二月二,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 。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吃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已示吉庆 。
二月二 , 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 。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 。
二月二,也是一个祈盼学业有成的日子 。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 。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 , 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 , 踏青节 。白居易曾经在诗里写道:二月二日新雨晴 , 草芽菜甲一时生 , 是一个适合踏青的好时节 。
二月二 , 龙抬头 。二月二一般在惊蛰之后 , 万物复苏,百虫活动,人们期盼龙驱除消灭害虫,保持余量充足 。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这一天剪头,意味着剪出新气象 , 剔除旧东西,带来好运 。
二月二 , 在龙头节当天举行庆祝仪式 。风俗上到了龙头节就会举行庆祝仪式,有舞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二月二,在龙头节撒草木灰 。风俗上在龙头节当天会取一些草木灰撒在门前、墙角、井边等地方,这种做法由来已久 。
二月二,在龙头节吃猪头肉 。风俗里面都有和吃食相关的内容,在龙头节这天一般要吃猪头肉 。
二月二,龙头节去土地庙烧香 。风俗上在龙头节这天去土地庙烧香、放鞭炮,寓意吉祥 。
二月二 , 吃抄豆 。“二月二吃豆豆 , 人不害病地丰收” 。
二月二 , 家家接女儿 。在这一天,妈妈一大早起床就会忙着摘菜,调馅,包饺子,好招待回娘家的女儿 。
二月二的来历
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来历
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 。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 。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 。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
2、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 。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
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习惯
3.1、“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
3.2、搅团: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
3.3、“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 。“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 。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
二月二的风俗吃什么
1、面条
吃面条 , 也叫吃“龙须”,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 。“二月二 , 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人们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 , 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
2、饺子
到了二月二 , 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 。过去,医学不发达 , 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 , 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 , 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
3、炒豆子
炒黄豆源自武唐时期的传说,据传因武则天夺唐氏江山,改国号为周,引玉帝大怒 , 命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玉龙不忍,违反帝谕私自降水,结果被打下凡界 , 压在山下,并立了一座字碑,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为救玉龙 , 想尽了办法,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黄豆都是金黄的 , 很像金豆,于是家家户户都炒了很多黄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因此而释放了玉龙,人间得降甘霖 。
4、焖子
“煎焖子”叫“煎龙鳞”,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 , 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 。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 。吃的时候,把煎好的焖子盛到碟子里趁热浇上麻酱汁、蒜泥、醋、酱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绵长 。
5、煎饼
二月二还有吃煎饼的习俗 。二月二吃的煎饼多是高粱面或白面做的 。把面调得粘糊糊的,把锅烧热 , 最好是平底锅,用一块肥肉一搓,以防粘锅 , 再把调好的面糊摊在锅内,用铲子摊匀,转眼就熟 。这是因为当时正好是惊蛰前后,各种毒虫都开始活动,人们以此来提醒不要受毒虫的伤害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4、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 ,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
风俗如下:
1、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所吃的东西是有说法的,百姓们为了能够讨个喜庆,因而吃的东西都要以“龙”命名,如吃春饼为吃“龙鳞”,而吃饺子则被认为是“吃龙耳”,而吃馄饨则被认为是“吃龙眼” 。
2、 剃龙头
二月二为青龙升天的一天,因而民间认为二月二这天剃龙头,可以让人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 , 一年都能有精气神 。
3、采龙气
因这一天是青龙龙角从东方升起的时候 , 因此古人在这一天要早早起来,通常天不亮就得出门,大家还要来到水库或河流边,一边面朝东方,一边深呼吸 。古人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在采龙气,希望新的一年里天天有好彩头、好精神 。
4、祭社神
二月二这天除了是“龙抬头”外,其实也是土地神的诞日,因而它也被称为“社日节” 。在古人看来,大地滋养万物,而土地神则负责五谷生长,保佑人们温饱能够解决 , 因而这天要“祭社神”,希望接下来农作物可以丰收 。
5、熏虫
二月二通常和惊蛰节气联系在一起,此时气温已迎来了快速回春,人们也开始脱掉外套,万物开始复苏,因而昆虫和冬眠的动物都会迎来苏醒 。而此时,虫蚊等东西也会变得逐步活跃,为了不被虫蚊叮咬,因而民间会在二月二这天“熏虫”,将刚越冬苏醒的虫子熏走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5、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二月初进入雨季是龙的功劳 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很多人都会去剪头发,还有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元宵节等等 。那么大家知道龙抬头的由来吗?它的风俗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农历二月初进入雨季是龙的功劳
龙抬头别称是青龙节,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庆祝龙抬头这个节日 , 是为了向龙祁雨 , 让老天保佑丰收 。由于在农历二月份我国很地方都已经进入了雨季,于是人们认为是龙的功劳,所以叫做龙抬头 。在龙抬头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烧纸、放炮并且吃面条、烙饼等各种食物,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
由来
关于龙抬头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 。农历二月份,从节气上说它正处于“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 在这个时期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雨季 。虽然这是自然规律,但是人们还是将这一切归功于龙,并且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
还有一种说法不常见,是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 。中国古代往往用二十八星宿来判断季节之类的,而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组成了龙形星座,其中角这个星宿则刚好像龙的角 。当二月份春风之后,角就露出地平线,其他的星宿就隐没了,所以被称为龙抬头 。
风俗
二月二龙抬头会有剃头这个说法,而这一天剃头是“剃喜头”或者是“剃龙头” 。孩子理发则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投地;而大人理发则是辞旧迎新,带来好运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吃料豆、面条、烙饼、鸡蛋等等食物,这些食物也都和龙相关 , 比如面条叫做龙须面;水饺叫做龙耳、龙角等等 。这一天还有许多民间活动,比如放龙灯、围粮仓、熏虫、炒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