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出高徒谚语( 五 )


甚至还有的以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经文来加以证明 。
百度进一步解释为:多用来称赞好师傅培养出好徒弟,严格的老师培养出好学生 。为什么?严师能够在合作研究中发挥弟子的优点和长处,常把弟子的功能模型 , 引导到本身力量通常不可能达到的水平 。“就像一个网球新手和网球冠军进行比赛时的情况那样你好像打出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发球 。他从你那里听取了某些重要事项的报告后,十分钟后就导出了答案 。”严师就是一面夺目的旗帜,吸引着弟子们去追赶、超越 。严师的能力提供了足以匹敌的模范 。
你也是不是这样认为呢?
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未必是其真实的含义 。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收入的追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原意很可能不是这样的 。
《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
严(严) yán ①紧迫,急迫 。《孟子·公孙丑下》:“事~ , 虞不敢请 。”②急促,猛烈 。张衡《东京赋》:“奏~鼓之嘈嚈 。”陆机《乐府·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且苛 。③威严 。《吕氏春秋·论人》“威不能惧,~不能恐,不可服也 。”(引)对父亲的尊称 。梁章钜《称谓录》卷一:“案《易》‘家人有严君焉’,今对人自称其父曰家~ , 盖本于此 。”④尊敬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 , ~师为难 。”⑤严厉,严格 。《战国策·赵策一》:“令~政行,不可与战 。《韩非子·五蠹》:“故罚薄不为慈,诛~不为戾 。”⑥严肃 , 整齐 。《吕氏春秋·诬徒》:“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休焉 , 游焉,肃焉,~焉 。”⑦整饬,整理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便~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 。”
《学记》第十三章:“凡学之道 , 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严师出高徒谚语】 原来“严”,并非严格,严厉,一丝不苟的意思 。而应该是“尊敬”的意思 。
《说文解字》:严:教命急也 。从海ㄉ铣赂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