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干燥的四大原因和对策

身体水分不足如果身体的不适只是因为水分不足,那么就需要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是否可以调整!

身体干燥的四大原因和对策

文章插图
【身体干燥的四大原因和对策】身体水分不足
如果身体的不适只是因为水分不足,那么就需要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是否可以调整 。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粘膜的时间很短 。相比而言,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淀粉、各种植物胶质)的水就要好得多 。如果它们具有低于血液的渗透压,就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种亲水物质,它们会吸附很多水分子,延缓水分的吸收速度,阻止它们很快地被排泄掉 。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使消化道粘膜感觉滋润,也有更多的时间让水分留在身体当中 。
在小分子糖当中,以果糖的吸湿效果是最好的 。它对水分的亲合程度远远高于葡萄糖和蔗糖 。它甚至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把水分子抓到自己的身边而“吸潮” 。在不容易结晶的天然蜂蜜中,比如荆条蜜、槐花蜜等,主要成分就是果糖 。用这样的蜂蜜加温水,调到淡淡的一点甜味,让它的渗透压比较低,就是很好的补水饮料 。即便喝白水感觉特别干渴,喝这种淡蜂蜜水,小口小口地慢慢咽,就会觉得舒服许多,口腔和咽喉粘膜的干渴感明显缓解 。水果中也含有不少果糖,比如葡萄、梨、香蕉、柿子、西瓜等等都富含果糖 。
相比于小分子的糖,大分子的效果更好 。除了淀粉之外,食品中还有很多植物胶 。因为少量一点胶质,就能起到明显的增稠作用,其原理正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束缚了大量的水分子,形成了高粘度的状态 。比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银耳羹,其中含有银耳多糖;燕麦中含有beta-葡聚糖;云南有一种皂角米,是豆荚的内膜,其中富含胶质,煮出来特别粘,也是这样的原理 。这些粘乎乎的汤羹让水分长时间贴在粘膜上,嗓子和消化道都感觉很滋润 。同时,因为它们不能被人体消化,可以把水分一直带入大肠,使大便也得以增加水分,更为柔软,避免干燥 。所以,传统饮用银耳羹补水的做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有利于减少皮肤的干燥感,除了促进与胶原蛋白合成有关,也有类似的原因,因为它也是一种高度亲水的大分子 。
饮食不当
第二种原因的干燥,在于饮食不当,吃辛辣、浓咸、干燥的食物过多,增加了水分消耗 。
人们都知道,盐具有强烈的吸水作用,用盐腌制食品会出水,其实我们的身体也一样 。如果菜肴口味太重,或者摄入含钠加工食物过多,盐进入血管之后,就会升高血液的渗透压,于是,组织中的水分子就会被它所吸引,进入血管 。结果就是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组织中的水分却会减少,自然就会引起干燥 。肾脏于是努力从尿液中排出盐分,以保持血容量和渗透压恢复正常 。但盐离开身体的时候要带走大量的水分,让人体更为干燥,同时又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