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饭的来历


杀猪饭的来历

文章插图
刨汤肉:又名杀猪饭,是云贵川等地每逢春节前(腊月间),家家户户都会杀过年猪,迎接春节的到来,每家杀过年猪时,都会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前来帮忙 , 然后将刚宰杀的猪肉做成可口的菜肴招待大家 , 所以这就叫做杀猪饭和刨汤肉,
在贵州,刨汤肉不是固定的某一个菜肴,每个地方每家每户的刨汤肉都是根据当地习俗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 。
杀猪酒 , 是用猪的心、腰、肺、肠、血、猪头、猪身等各个地方的肉,分别取适量加作料炒成味道鲜美的菜肴 , 再把各道菜混合放在一个大锅里而成大杂烩菜,百般滋味,鲜美杂陈,使人欲罢不能 。“庖汤”不仅是一道菜肴,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欢庆丰收、迎接春节来临的最新奇、最盛大的民族盛会:布依同胞在年前杀年猪放红,意为驱邪纳福,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百事大吉 。游人到王岗不但能品尝到美味庖汤,还可与布依同胞一起同吃同乐,感同身受 。吃庖汤当天早上七八点钟时,布依族人家先是请来杀猪匠杀猪 。放光猪血后,主人家便用钱纸(冥纸)沾了猪血祭祀先祖 , 在堂屋里的神龛前焚烧香蜡纸烛,请求先祖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幸福、身体健康,来年事事顺利、五谷丰登 。与主人家一道在缭绕的香雾和喜悦的祝词中,品尝这道百味“庖汤”,滋味愈加厚重、鲜香、回味悠长 。
每个云南人都有一种情怀,那就是步入腊月后的第一顿杀猪饭,云南人更习惯称之为“今年的第一顿火烧肉” 。
步入腊月,云岭各地的杀猪饭就会成为云南百姓相聚的“轰趴” 。位于滇南的普洱 , 各个寨子在腊月里总是最热闹的,随着外出上学务工的远亲近邻们陆续返乡,世居在普洱的哈尼族、彝族、傣族人家,腊月间便会被一股子喜气所包围 。
普洱江城的知名作家李启邪告诉云报文旅全媒体采访人员 , 普洱的杀猪饭与很多地方过年杀年猪、吃“八大碗”一样 , 讲究的都是阖家团圆的热闹 。每到年前,一句“快点拢来啦,杀猪吃啦”就能让远在他乡的普洱游子激动不已 。
令人动容的乡音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国人对家乡亲人的眷恋 。李启邪说,春节前的普洱寨子里 , 不论哪家杀年猪、做杀猪饭,远近的乡邻都会过来“搭把手” 。杀猪人口中碎碎念着“毛衣换布衣,不是坑害你 , 本是生来人吃呢……”紧接着便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阵酣畅淋漓的“忙活”!
李启邪说:“普洱的杀猪饭,有一道特别喜气的菜是普洱独有,名叫拌红 。”拌红,取其“红红火火”之意,实则为杀猪时接到的第一盆新鲜猪血 。李启邪告诉云报文旅全媒体采访人员,为了吃得新鲜,“拌红”的制作讲究新鲜猪血不能凝结有沉淀 , 做拌红的厨师需要一直搅拌热热乎乎的猪血 , 将猪血内的“血丝、血渣”搅除 , 待其血丝不会凝块、猪血粘稠后再放入烧猪肉、花生碎末、芫荽等佐料,寓意着“红红火火”的拌红就能端上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