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雄踞欧亚21万年,为什么面对智人会迅速败亡( 二 )


智人(深灰)对尼安德特人(浅灰)领地的蚕食
部落战争:智人的人多势众和技术代差在狩猎和采集时代,部落之间的暴力冲突很常见 , 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导致资源紧张的时期 。因此,当尼人和智人相遇必定会爆发暴力冲突,论赤手空拳地单打独斗,体魄强健的尼人一定可以摔断智人的胳膊 , 但智人不会空手与他们单挑 。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25万至6万年前)和晚期(6万至1万年前),尼人和智人的部落规模具体有多大已经不可考 。但通过遗址发现和遗传学分析可以确定的是,尼人的部落规模比同时代的智人小得多 , 而且分布也更加分散 。因此当两个人种相遇 , 人多势众的智人将会占很大便宜 。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
在武器方面,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代的差距 。尼人的石器制造技术堪称精湛 , 而且具备了反复加工相同样式的工具的能力 , 但直到灭绝他们的工具在多样化及制造方法方面并没有多大进步,技术惯性现象很明显 。他们使用的武器包括石制长矛、砍刀以及木棒,都只能用于近距离攻击 。
同时期智人的工具远比尼人更先进,他们制造工具的效率更高,浪费更少 。虽然他们也以石块为原料,但已经开始把石头和其他材料结合使用,如骨头、鹿角和木头 。他们将石制刀片和木柄绑在一起 , 做成了投掷的长矛 。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更有效的工具,叫投掷标枪,这种武器大大提高了投掷的距离和精度,是一种可以在更安全的距离外使用、更加致命的武器 。
尼安德特人的长矛和智人的投掷标枪
杜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史蒂芬·丘吉尔对伊拉克境内发现的一具尼人骨骼进行了分析,发现这具骨架的主人是被智人杀死的 。凶杀案发生在距今5-75万年前 , 遇害者是一名40-50岁的尼人男子 。丘吉尔发现,这名尼安德特人的致命伤是左侧第九根肋骨被投掷武器刺穿 , 当时智人已经拥有了这种武器而尼安德特人没有 , 因此凶手应该是智人 。
被智人杀死的尼安德特人Shanidar-3
在法国发现的另一具尼安德特人骨骼可追溯至距今36万年前,其头部的伤痕显示其生前曾被智人的武器击伤 。
人数上的优势和技术上的代差,使暴力冲突的双方实力相当不平衡,智人具有压倒性优势 。
取代性竞争:生存能力和文化的较量同一生境中可以容纳两种老鼠、两种羚羊 , 但容不下两种人 。像人类这样对相近生态位的其他物种干扰性极大的,在生态学上叫做"强干涉种" 。当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遇必定会发生激烈竞争,这场竞争的结果是尼人灭绝,智人胜利 。
1、环境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