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四 )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 。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
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
参考《百度百科》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吧 。其实中国姓氏是非常多的,而他们的起源,要追溯到3000年的风姓开始 , 风也是第一个姓氏 。中国的姓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有专家研究统计过中国使用的姓氏达到两千两百个 。
甚至有些姓氏更是有上千年的历史 , 而姓氏也是我国最了不起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开始有姓了 。那时候还是母系社会所以系也就是女和生的组合 。证明最早的姓氏跟母亲有关 。而进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创造了氏,姓表示居住的村落或归属的土地 。
而氏也是君主赏赐的土地或者赏赐的爵位 。所以贵族有姓,有名还有氏 。平民则是有姓无氏 。不同姓的男女才可以通婚,同姓男女不可以通婚 。而在先秦时期,姓氏的的含义就变得略微不一样了,姓代表着血缘关系,同姓不通婚 。而氏则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用来区分高低贵贱 。
氏者为贵,所以先秦男子一般是称氏而不称姓的 。但是秦朝却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制,改为郡县制 。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 逐渐和姓一起作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志 。中国现在的姓氏多数都是来自于周朝,而百家姓则是在北宋时候写的 。里面共统计了408个单姓和30个复姓,一共438姓 。
但是到现在,总数据说已经达到了5000个 。但实际应用的只有一千多个 。而张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姓了,有1亿人 。1977年李栋明则指出,中华最大的姓氏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些姓氏占人口的40% 。姓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化 。有些是取自于氏族 , 有些是官职,有些是皇帝赐姓,有些是先人的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