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嘉峪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烟笼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仑万里遥 。暖气常浮春不老, 寒光欲散雪初消 。雨收远岫和云湿, 风度疏林带雾飘 。最是晚来闲望处, 夕阳天外锁山腰
白话释义:烟笼嘉峪关碧向高峻,影掠过昆仑万遥 。温暖的气候常在春不老,寒冷光想散雪初消 。雨水收集远帕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 。是最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住山腰
朝代:明
作者:戴弁
出处:《嘉峪晴烟》
二、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 。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 。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 。远人遥指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白话释义:往北登上高楼和大饥荒,塞原如掌想到茫茫 。北风翻卷黄如雾,晚上月亮轻笼淡似霜 。弱水向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 。远方的人指着远处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朝代:明
作者:戴弁
出处:《北陌平沙》
三、回首昆仑万叠山,黄沙白草几人还!名心我比班超少,不待封侯巳入关
白话释义:、回首昆仑万叠山,黄沙白草几人回!名心我与班超少,不待封侯已经入关
朝代:清
作者:施补华
出处:《题嘉峪关驿壁》
描写“嘉峪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四、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白话释义:半生命踪迹不曾熟悉,五岳游完头发或斑 。退出长城万里,东、西、南、北到天山
朝代:清
作者:洪亮吉
出处:《出关作》
五、一纸将军令,重门六扇开 。当关资虎将,题壁费鸿裁 。日月无中外,轮蹄自去来 。酒泉明日到,小憩尽残杯
白话释义:一张将军的命令,重门六扇开 。当老虎要关资,题壁费鸿裁 。时间没有中外,轮蹄自去年来 。第二天到酒泉,小休息尽残杯
朝代:史善长
作者:清
出处:《进嘉峪关》
表示哲理古诗词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