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盛宣怀 中国实业之父的历史背景

盛宣怀,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他是一名落第秀才,他父亲跟李鸿章是好友,落第之后做了幕僚,最终成为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左臂右膀,官商结合于一人之身,又在清朝洋务运动这一经济改革时期,通过他的能力,创办了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武昌文华公书林、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第一家社会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等等企业 。

盛宣怀出生在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 。他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前无古人,后不一定还有来者 。
盛宣怀是一个典型的“官三代” 。他祖父盛隆是举人出身,曾经出任浙江海宁知州;他父亲盛康是进士出身,官至正三品的浙江按察使 。盛康与李鸿章关系很好,常有来往 。
盛宣怀作为官宦子弟,家里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盛宣怀的科考运气实在太差,连续三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不得不彻底杜绝了依靠科举考试步入官场的雄心壮志 。不过,盛宣怀虽然考运不佳,但由于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处行走,对官场的一套非常熟悉,为人精明,办事干练 。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盛宣怀 中国实业之父的历史背景】1870年,26岁的盛宣怀在他父亲的牵线搭桥下,来到湖广总督李鸿章的幕府,成了一名幕僚,协助他办理洋务 。李鸿章很快就发现了盛宣怀的过人之处,对他委以重任 。两年后,盛宣怀就协助了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
众所周知,李鸿章在晚清政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依仗的无非两条:一是洋务,二是外交 。盛宣怀是李鸿章办理洋务的左臂右膀,不可或缺 。李鸿章对他也欣赏有加,曾称赞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
有了李鸿章的赏识和提拔,盛宣怀自然会在晚清政坛上风生水起,不仅干了一番事业,还身居要职,历任天津海关道、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工部左侍郎等职,官至邮传部尚书,还赏穿黄马褂,获得了在紫禁城内骑马的优遇 。
同时,清朝晚朝的升官制度变动,清朝的统治,在“康乾盛世”达到了巅峰 。然而,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进入了近代社会,整个社会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科举考试,不再是步入官场的必经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