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原来只需如实观照( 二 )


对方会接收到你的反馈出来的变化和影响 , 她自己会决定接下来对于这段关系她会怎么做,或许会改变他们的行为 , 也或许不会 。但是至少,我会看到他们会如何做,我只是表达自己的体验 , 而不是要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 。所以我只是单纯的让对方知道他们的行为对我的影响,而影响责任的承担方依然是自己,而不是把这样的影响的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
效果=潜能-干扰Performance=Potential-Interference
对于反馈的能力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反馈的潜能,之所以反馈的效果不好,是因为干扰太多了 。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你在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你的手机突然没有信号了,其实并不是发射信号的塔台坏了,也不是手机不行了 , 而只是因为在经过隧道的时候有屏蔽和干扰,所以手机无法正常工作 。
很多时候从观察的事实或者自己的体验到建议和评判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自动化的过程 , 这个过程中的小我就会不自觉的出来干扰我们,所以需要持续练习对于自己的觉察,比如静坐,冥想都可能会有帮助 。
因机缘巧合 , 偶遇一修佛之士,遂荐《金刚经》,吴以数日以修之!
著相 。
凡俗世间 , 众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得道成佛之人 , 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
何为我相?
我想 , 我觉得 , 我以为,我知道,我会……这就是我相,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从我的立场出发,而立场来源于过去一切听到、看到、想到、闻到、触到的经验,立场并非本来 , 而是过去的相,殊不知,相即生即灭,都是幻像,过去不可得 , 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
我们常常听到长辈说,听我的没错 。此为经验之谈,为相,著过去的相,殊不知,时过境迁,此时非彼时,此境非此境,著过去的相,为现在所用,且不说正确与否,定受不起推敲 。
此为我相 。
因为有我相,所以有人相;因为有人相,所以有众生相;因为有众生相 , 所以有寿者相 。众生,势必颠倒黑白 。因为都只站在“我”的立?。朗挛薮矶?nbsp;, 只因立场不同 。是“我”,就有生老病死,此为寿者相 。
学佛有何用?
无所用,无所不用 。
无所用,没有佛法,世间万物皆以其自身规律运转,此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无所不用,可用其净化心灵 。
人之烦恼众有千千万 , 此念不断,别念又来 , 来来去去,如流水不绝 。烦恼 , 源自我相,我相本空,生灭自如,若能证悟到,我不知道我是我,所以我是我 , 若我知道我是我,那我就不是我了,而是无我,即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