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何物诗词散文( 二 )


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29.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
30.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
沉思往事立残阳 。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谁的诗词,全诗是什么? 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 。
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
二、附原文如下:摸鱼儿·雁丘词【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 。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 。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
荒烟依旧平楚 。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全诗意译】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死生!冬去春来,情便无限,翅已先老 。
相守越是欢乐,相离就越是凄苦,但世间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 。
告诉我!层云延万里、暮雪覆千山,形单影只,今后该往何处去?旧路可见,而当年鼓乐繁华无存 。
瓦砾荒烟,曾经破秦平楚之地,今日也不过如此!英魂与豪情何在?山风与苦雨狂鸣 。
天妒真情,不必信我,且看当年莺歌燕舞,今日已然化尘入土 。
悠悠千载无解,但凭诗人咏叹 。
我亦无能,只醉酒高歌,纵情凭吊 。
三、作者简介:元好问,字裕之,山西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韩岩村人 。
因曾在忻州境内的遗山读书,故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 。
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一代文宗,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
曾有人赞叹说:唐有李杜,宋有三苏,而金元,只有元好问一人,他是金末元初的文坛盟主 。
迄今流传下来元好问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诗鼓吹》10卷 。
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诗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 。
元好问在野史亭最大的成果是,终于收集、整理、编辑成了《壬辰杂编》,共100多万字 。
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城南10里的韩岩村北,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因葬时墓前筑土5方,每方高5丈,张幕画花为记,故又名五花坟 。
遗山祠位于忻州市忻府区秀容古城内南北大街,是为纪念元好问先生而修建的,祠堂始建于元末至正十三年,是后人凭吊先贤之所在,是文化传承之象征 。
形容已经淡忘了一段感情的诗词 。
展开全部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汉 ;卓文君〈白头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唐;元稹〈离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李商隐〈无题〉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唐;李商隐〈无题〉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