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音律( 六 )


用韵(押韵)的文章一般称作韵语 。
其实也不仅仅诗词要用韵 , 有很多文学创作形式都是用韵的 。
古代文献中很多都是用韵的 , 全部用韵的如《老子》;部分用韵的如《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 后代的《汤头歌诀》 , 以及古代政府的很多告示 , 古代的格言“嘉言” , 古代的兵书如《三略》、《六韬》、古代的医术如《灵枢》、《素问》等等也都是用韵的 。
熟悉古代文学的同修应该知道 , 其实在古代韵语是非常发达的 , 也是很占优势的表达形式 。
不仅仅是这些古代典籍 , 即使是民间的民谣、谚语、民歌以及各种地方戏曲的唱词也都是或多或少的用韵的 。
有人可能说 , 我还是不知道用韵有什么好处!大家应该知道 , 强调音律美的艺术形式 , 诸如诗、词、戏曲的唱词、歌曲的歌词(部分)之所以都用韵 , 那么只能说明用韵能够加强这些艺术形式的音律美 。
其实 , 所谓自由体诗(现代诗)也是需要用韵的 , 很多现代歌曲的歌词也是用韵的(歌曲毕竟不是诗词 , 所以大部分不是全部用韵的 , 但是都有用韵的成分在) , 当然这些现代的作品用的不可能是古韵 , 而是现代的韵 。
最根本还是:诗歌都是要押韵的 , 不押韵的不是诗 。
入门从严 , 俗话也说“严师出高徒” 。
现代的大陆华人中 , 一般而言 , 语文根底 , 特别是古文修养一般都是比较差的 。
加之现代的“普通话”与《平水韵》、《词韵简编》等的语音差之甚远了 , 一个人要学习诗词 , ...
音律是什么?古 诗 音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 , 除《咏鹅》、《锄禾》等几首是古体诗外 , 其余的都是近体诗 。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主要表现在句数、字数、用韵、平仄和对仗等几个方面 。
在句数字数方面 , 两联四句的为绝句 , 四联八句的为律诗 , 绝句和律诗每句字数都是七个字的叫七绝和七律 , 每句字数都是五个字的叫五绝和五律 。
对仗主要是针对律诗而言 。
律诗八句四联 , 其每联名称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其中颔联和颈联(第二、第三联)必须对仗 , 无对仗不能成为律诗 。
所谓对仗 , 就是使每联内的上下句字数相等 , 结构一致 , 词性相同 , 平仄相对 , 同时用字也不能重复 。
例如五律《春望》中的颔联和颈联分别就是“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和“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在诸多的格律要求中 , 平仄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
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概要》一书中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格律 。
”毛泽东在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曾说过:“律诗要讲平仄 , 不讲平仄 , 即非律诗 。
”何谓平仄?古代汉语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 , 传统的音韵学把它分为平仄两类 , “平”为平声 , 声调平直 , 是长音;“仄”即侧 , 是不平的意思 , 包括上、去、入三种 。
比照现代汉语 , 古代的“平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第二声 , “上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有一小部分变为去声) , “去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变为上声) , 古入声字在中古时已逐渐“入派三声” , 即分别归入到平、上、去三声中 ,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 , 但在方言中仍然存留着 。
如在两广的粤语和客家话中 , 发音急促 , 收音短快 , 且往往以—b、—d、—g为韵尾的字就是古人声字 , 如“八、合、国”等字 ,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 虽然“八”属于阴平 , “合、国”属于阳平 , 但在古汉语中它们是入声字 , 归属于仄声 。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 一是要求全诗押平声韵 ,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绝句中的“流”、“楼”二字均属平声;二是要讲究平仄的对粘 。
对 , 就是对句(每联中的第二句)与出句(每联中的第一句)的平仄相反 , 即相对立;粘 , 就是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的平仄相同 , 即粘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