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阅读题( 三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 。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
(湖南省衡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联合考试)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5分)野 步 野 步 周密(宋) 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
(3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15 .⑴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
(2分)⑵两首诗三...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1答案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一、古诗应用题: 姓名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
”爷爷高兴地笑了 。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