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

1、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及发展
清明节的起源 ,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郊游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流行扫墓 , 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清明时期 , 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 , 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 , 流传下来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从2008年开始 , 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 。一直延续至今 。
清明节的现实意义
我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知恩图报的思想,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 。这种思想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 。节日期间,对天地自然和对国家有功之人进行祭祀,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话,那么清明节的扫墓祭祀,就主要是对有功之人的感恩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 。对于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报答 。在传统思想里,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清明扫墓(上坟)是“祭之以礼”,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用祠堂祭拜、坟前祭拜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 。当然,清明时节不仅要祭祀自己去世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 。
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备生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之外,还要拥有生产的技能、生活的知识,发现、领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等,而这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的前人,所以我们都要感恩,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发扬这种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使命,为我们的祖国,为各个民族为人类地球安宁祥和添光彩带去希望!
“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 。”清明节以其特有的祭扫活动,将生者周期性地置于和先人共处的情境之中 。在千里赶上坟的路途中以及在先人的坟墓前,一个人总会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并由此激发、强化报答之心 。所以,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不仅是感恩情怀的体现,还是培育感恩情怀的重要时机 。